老去诸馀情味浅。诗词不上闲钗钏。宝幌有人红两靥。帘间见。紫云元在梨花院。
十四条弦音调远。柳丝不隔芙蓉面。秋入西窗风露晚。归去懒。酒酣一任乌巾岸。
【诗句释义】
老去之后,对于诗词的感触和情感已经变得浅淡。诗词之美,不在于闲适的生活与华丽的钗钏。宝幌中,有人红脸两靥(yè),帘间见到她。紫云元在梨花院。
十四条弦的音调悠扬深远,柳丝如不隔芙蓉面。秋天的风露已至晚秋,归家后懒得理发梳妆。酒酣时,任凭乌巾飘落江岸。
【译文】
年岁渐长,对于诗词的感悟也渐浅,诗词之美不在闲暇的生活,不在华丽的钗钏。帘间见到美人,她的脸颊似红霞一般。十四个弦音调远,仿佛隔着芙蓉般美丽的面容。秋风入室,夜深人静,风露清冷,天已入晚。回家后不愿梳理,酒醉之时,任凭乌巾落在江岸。
【赏析】
本词以侍儿弹箜篌为题材,上阕写弹奏时的情态。起首二句“老去诸馀情味浅。诗词不上闲钗钏”,是说自己老了以后,对诗词的感受也变得淡薄了,而这种感受并不因为生活安逸而改变。“诗词”二字,点出所要描述的对象,即侍儿弹箜篌。“不上闲钗钏”一句,既写出自己对诗词的淡漠,又表明侍儿弹箜篌技艺之高超,足以使人忘怀其他一切。
下阕写弹箜篌的情景。“宝幌有人红两靥”,是说在宝帐之中,有美人在弹箜篌。“有人”二字,不仅暗示其身份高贵,而且表现其美貌,“红两靥”三字,更是传神,让人想起《诗经·卫风·硕人》中“螓首蛾眉”的美女形象,同时也让人想到汉代张衡在《东京赋》中所说的“美眉曼倩兮”。接着两句“帘间见。紫云元在梨花院”,是说在帘内看见弹箜篌的美人,她正在梨花院里弹箜篌。这两句诗将侍儿弹箜篌这一场景写得十分生动、逼真。特别是“紫云”一词,更是妙笔生花,它把琴声比作天上飘来的紫色云霞,使人觉得箜篌之声美妙绝伦。
过片两句,是描写侍儿弹箜篌的情态:“十四条弦音调远,柳丝不隔芙蓉面。”十四条弦,指的是箜篌的弦数,也是弹箜篌者的技巧之一。“音调远”三字,既写出了弹箜篌者的技艺高超,又表现了她演奏时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情态,好像她弹的不是箜篌,而是天上的凤凰、麒麟之类的神兽,令人叹服不已。“柳丝不隔芙蓉面”三字,则写出弹箜篌者弹奏时那种飘逸的神韵,就像柳枝一样柔软,像芙蓉一样娇嫩。
最后两句是全篇的总结:“秋入西窗风露晚。归去懒。酒酣一任乌巾岸。”秋天的风露已至晚秋时节,这时弹箜篌的人已经回家歇息了。此时天色已晚,弹箜篌者无心梳理,只是随意地披散着头发,任由那乌巾落在江岸之上。这里的“乌巾岸”,既是实写弹箜篌者随意披散着头发,任凭乌巾落在江岸之上,也可以看作是暗指弹箜篌者无心梳理头发,任凭乌巾随风飘荡之意。
此词以侍儿弹箜篌为题,通过描写弹箜篌的情景,表现出弹箜篌者的技艺之高超、情态之优美以及她所处环境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弹箜篌者的赞赏之情。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