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
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
小小竹窗醒倦鹤,疏疏荷屋冷栖鸥。
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次韵池上暮雨(注释)
  • 次韵:即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 池上:指的是池边的景色。
  • 暮雨:傍晚的雨水。
  1. 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译文)
  • 湿遍栏干:雨水打湿了栏杆。
  • 欲倚休:想靠在栏杆上休息。
  • 手中团扇:手中的圆形扇子。
  • 渐知秋:慢慢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1. 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译文)
  • 细声合作:细微的声音与檐间的水流相协调。
  • 檐间溜:屋檐下的水珠或水流。
  • 大点漂成:水滴变大后漂浮在水面。
  • 沤:泡沫。
  1. 小小竹窗醒倦鹤,疏疏荷屋冷栖鸥。(译文)
  • 细小的竹窗:形容窗户小而精致。
  • 醒倦鹤:使疲倦的鹤醒来。
  • 疏疏荷屋:稀疏的荷花屋顶。
  • 冷栖鸥:栖息在寒冷中的鸟。
  1. 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译文)
  • 渔翁:指一个钓鱼的人。
  • 蓑笠:用草和棕皮制成的雨披。
  • 随身在:总是随身携带着。
  • 立到黄昏:直到天色变暗。
  • 钓未收:钓鱼还没有结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晚春雨景,诗人以“次韵池上暮雨”开篇,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主题。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欣赏。随后的“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进一步描绘了雨滴与水流的和谐,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小小竹窗醒倦鹤,疏疏荷屋冷栖鸥”两句则通过描写微风中摇曳的竹子、荷叶和鸟儿,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最后一句“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不仅展现了渔翁的身影,更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其内心的静谧与平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