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
弃躯惭国士,尝胆念君王。
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
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

注释:

  1. 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
    闻说:听说。淮南路:这里指代历史上的南陈国(今安徽、江苏一带),是南朝的一个地区。胡尘满眼黄:胡人(北方民族)的尘土弥漫在眼前,颜色发黄。
  2. 弃躯惭国士,尝胆念君王。
    弃躯:放弃自己的身体。惭愧:对国家有愧疚之心。国士:国家的杰出人物,此处指为国家效力的英雄。尝胆:形容忍受苦难的决心和毅力。念君王:怀念皇帝。
  3. 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
    却敌:战胜敌人。干橹:古代的一种兵器,即大盾牌。信威:信任威武的力量。藉纪纲:依赖法纪和秩序。
  4. 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
    丹心:忠诚的心。危将折:快要折断了。伫立:站着不动。彷徨: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以“感事”为题,抒发了作者在面对历史事件时的内心感受。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情感色彩和历史背景。
    诗人听到了关于淮南路的消息,那里的胡人尘土弥漫在眼前,颜色发黄。这里的“淮南路”指的是历史上的南陈国,而“胡尘满眼黄”则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感慨和怀念。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为国家效力,但却常常感到惭愧和不安。这种感情来自于对国家有愧疚之心,也来源于对国家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诗人提到“却敌非干橹”,意思是说战胜敌人并非依靠兵器,而是依赖于信任和力量。这里的“干橹”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军队和武器,而“信威藉纪纲”则表明了依靠的是法纪和秩序的力量。
    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迷茫。他的忠诚之心即将折断,但又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他感到彷徨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丰富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