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萤腐草寻常事,作底兹山独耀芒。
须信地灵资物化,金膏随处发明光。
注释:
观野灯,观看山野中闪烁的萤火虫。
飞萤腐草寻常事,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作底兹山独耀芒,为何只有这座山峰在发光。
须信地灵资物化,必须相信大地有灵性,它能够使万物化为光。
金膏随处发明光,金色的液体到处都有,它们都散发着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诗人通过观察山野中的萤火虫,感受到了大地的神秘力量,从而引发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
第一句“飞萤腐草寻常事”,以萤火虫和腐草为切入点,表达了一种常见的景象。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腐草生萤”。腐草是腐烂的草,而萤火虫则是一种小型昆虫,它们常常在腐草中活动。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这一常见现象,还暗示了生命的脆弱性和生命力的顽强。
第二句“作底兹山独耀芒”,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景象的特殊性。在这里,“作底”意味着原因或理由,“兹山”指的是特定的山,“独耀芒”则是说这座山峰在发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山峰的独特魅力的赞叹。
第三句“须信地灵资物化”,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必须相信大地有灵性,它能够使万物化为光。这里的“地灵”指的是大地的神秘力量,而“物化”则是指物质的变化过程。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金膏随处发明光”,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和扩展。在这里,“金膏”指的是金色的液体,“随处发明光”则意味着这些金色液体到处都有,它们都散发着光芒。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大地的神奇力量和它的美丽之处。
这首诗通过对山野中萤火虫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它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大地神秘力量的信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