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阜归来祇短筇,解包茶茗粗能供。
若须载酒邀宾客,付与屏山七老翁。

【注释】

庐阜:即庐山,在江西九江县南。

茗:茶。

屏山七老翁:指庐山上的七个隐士。

【赏析】

本组诗为诗人游庐山期间所作。第一首写诗人游山时雨中漫步,偶得小诗并请刘平父作主人的情景。第二首写诗人在庐山的所见所闻,以及与七老翁交往的情趣。全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隐士们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晚雨凉甚”交代了时间、天气以及诗人的感受。晚雨绵绵,凉意逼人,诗人独自漫步于山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颔联“偶得小诗”承上启下,点明了游山过程中的一个偶然所得——小诗。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美景,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他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山水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他也渴望能够找到一位知己,共同品味这份美好。

颈联“请问游山之日”承接上句,诗人向刘平父询问关于游山的日子。这里的“游山之日”指的是诗人计划游览庐山的日子。他希望通过这次出游,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庐山的美景。这一问一答之间,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好客之态,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

尾联“并请刘平父作主人”则是诗人向刘平父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担任此次出游的主人。这里的“主人”指的是刘平父,而“作主人”则表示他将负责接待客人、安排行程等事宜。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刘平父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第二首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庐山时的所见所闻。

开篇“庐阜归来祇短筇”描述了诗人从庐山返回后的情景。他手持一把竹杖(筇),显得格外潇洒自在。这里的竹杖象征着他的隐逸生活,也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和追求。

接着“解包茶茗粗能供”,诗人在庐山上解开茶包准备泡茶,虽然只是粗茶淡饭却也能自得其乐。这句诗既展示了庐山的自然环境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颈联“若须载酒邀宾客”进一步描绘了庐山上的生活场景。这里提到了载酒邀请宾客的事情,意味着庐山上的朋友们相聚一堂,畅饮美酒,共度欢乐时光。这不仅体现了庐山的社交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尾联“付与屏山七老翁”则直接提到庐山上的隐士们。这里的“屏山七老翁”指的是庐山上的七个隐士,他们隐居山林,过着清贫而又充实的生活。诗人把这次出游的机会让给他们,既表达了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也体现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的交往情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