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一洗沐,诸生各归休。
虚斋息群响,兀坐心悠悠。
雨久苔径荒,林深鸟啼幽。
阶前树萱草,与子俱忘忧。

【注释】

示四弟:给四个弟弟的书信。诸生:读书人。归休:回家休息。虚斋:空无一物的书房。兀坐:端坐,一动不动地坐着。悠悠:心神不定的样子。苔径:长满苔藓的小道。林深鸟啼:在森林深处听到小鸟的叫声。阶前:台阶前。萱草: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代母亲。忘忧:忘却忧虑。

【译文】

每天洗一次澡,学生们各回自己的家去休息。

空无一人的书房,只留下我独自坐着。

长时间没有下雨,小路上长满了青苔,显得荒废无人打扫。

树林深处鸟儿叫得很凄苦,声音幽深让人心情烦乱。

台阶前的萱草长得茂盛,看到它我就想起你,心里不再忧愁。

【赏析】

《示四弟》是一首劝慰弟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况来安慰弟弟,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首句“十日一洗沐”,意思是每天洗一次澡。这是作者的生活常态,也是他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在这里,作者以自己为榜样,告诉弟弟要保持个人卫生,注重身体健康。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弟弟的关爱之心。

“诸生各归休”一句,意味着学生们已经各自回家休息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教育状况,即学生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后可以回家休息。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希望他们能够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以便更好地学习。

第三句“虚斋息群响,兀坐心悠悠”中的“虚斋”指的是一个空旷的书房,作者在这里静坐沉思。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中独坐的情景。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他对弟弟的期待和期望。

第四句“雨久苔径荒,林深鸟啼幽”则描述了作者所在的环境。这里的“雨久”、“苔径荒”和“林深鸟啼幽”都是描绘自然环境的句子。作者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阶前树萱草,与子俱忘忧”则是全诗的总结之句。这里的“萱草”是一种草药,据说可以使人忘记烦恼。作者以萱草为引子,告诉弟弟他的心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关爱之情,希望他能像萱草一样忘却烦恼,过上快乐的生活。

《示四弟》是一首充满关爱之情的劝勉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个人感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传达出对弟弟的关心和期望。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