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
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
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
颓檐滴沥馀,忽作流泉倾。
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
芳馨杂悄茜,俯仰同鲜荣。
我来偶兹适,中怀澹无营。
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这首诗是王士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六月十五日,作者于某日前往水公庵(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县)游览,恰逢下雨。
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
云层聚集到一定高度后,似乎要下雨了;山间的溪流也因云雾而变得模糊不清。
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
突然之间,一座山岭被雷声震动断裂;四周传来阵阵鸟鸣。
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
天空中的尘土似乎都被洗净,使得空气变得清新凉爽。
颓檐滴沥馀,忽作流泉倾。
屋檐上的水滴还挂在上面,突然间变成了一股清澈的小溪。
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
在这样的高人(指隐者或高洁之士)所居住的地方,环境显得特别宁静优美。
芳馨杂悄茜,俯仰同鲜荣。
花草树木散发出的香气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令人感到愉悦和生机勃勃。
我来偶兹适,中怀澹无营。
我来到这里正好合适,内心感到十分宁静,没有任何杂念。
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返回的路上绿荫覆盖,让我不禁思念起在山中耕作的日子。
译文:
六月十五日,我在某日前往水公庵游玩,恰逢一场雨。
云层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似乎要下雨,山中的溪流因此变得模糊不清。
一阵雷鸣之后,我突然听到远处山脉断裂的声音,随后四周传来鸟儿的叫声。
天空中的尘埃仿佛都被洗涤过一般,空气因此变得清新凉爽。
屋檐上残留的水滴还在滴落,突然间变成了一条小溪。
这里是一个高人居住的地方,环境特别安静优美。
花草树木散发出的香气与周围的景色相互辉映,让人感到愉悦和生机勃勃。
我恰好来到这个地方,内心感到非常宁静,没有任何杂念。
我返回的路上绿色浓密,让我怀念起在山区耕作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月十五日雨中探访水公庵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境。诗中的“云起”和“中川分晦明”等词语生动地描述了雨水即将来临的预兆。当雷鸣和鸟鸣响起时,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
诗中“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空气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通过“颓檐滴沥馀,忽作流泉倾”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诗中还描绘了一个高人隐居之所的环境,强调了其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的特点。最后,诗人通过回忆回到山林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细腻,体现了王士禛作为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