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如下:
题霜杰集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注释:
- 题霜杰集:这是苏轼在《和答李端叔》中的一首,其中“霜”指的是秋天,而“杰”则是指才华出众的人。
- 先生人物魏晋间:这里的“先生”指的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形象,而“魏晋间”则是指那个时代。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也是许多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 题诗便欲倾天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写诗的时候,就像有一股力量要把天空都震塌一样,充满了豪情壮志。这里的“倾天悭”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他的诗才非凡,能够撼动天地。
- 向来无地识眉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前没有人能够真正看到他的眉宇之间的气质和神韵。这里的“识”指的是认识、理解,而“眉宇”则是人的面部表情和神态。
- 今日天遣窥波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今天才有幸能够见识到他的才华如同波澜壮阔的水一样。这里的“天遣”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他的成就来之不易。
- 平生尚友陶彭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一直以来都很仰慕陶渊明的隐逸精神。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
- 未肯轻为折腰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不愿意轻易地成为迎合世俗、失去自我的人。这里的“折腰客”指的是那些屈从于权势、失去原则的人。
- 胸中合处不作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心胸开阔,不会为了小事而纠结不已。这里的“合处”指的是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而“作难”则是指遇到难题时的困扰。
- 霜下风姿自奇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在秋霜的映照下,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这里的“霜”指的是季节的变化,而“风姿”则是人的气质和风貌。
- 小儒阅阀金匮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儒生,但是读过大量的经典著作。这里的“阀”指的是家族势力的大小,而“金匮书”则是指古代的秘籍或典籍。
- 不滞周南滞海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不拘泥于儒家经典,也不局限于海角天涯。这里的“周南”指的是儒家经典之一《诗经》,而“海隅”则是指遥远的海外之地。
- 枌榆连阴一见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树荫下等待日落,时间过得很慢。这里的“枌榆”指的是树木,而“连阴”则是指树木相互遮蔽的景象。
- 何当挽袖凌空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像仙人一样飞升天际呢?这里的“挽袖”指的是伸手拉袖子的动作,而“凌空虚”则是指超越尘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当时文人墨客的一种赞美和怀念之情的表达。诗中的“先生”指的是苏轼自己,他通过描写自己在魏晋时代的风采,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文化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自己与陶渊明的比较,展现了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