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杨花满渡头,东方助我作山游。
凌空地势欲吞海,绕寺渡声长带秋。
远近烟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
栏干倚遍无穷思,频唤吟杯洗□愁。
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赏析:
诗句释义:“漠漠杨花满渡头,东方助我作山游。”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飘满了江面,暗示着春末或早夏的时节。“东方”可能指的是太阳或者日出方向,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助我作山游”表达了诗人想要游览这座雄伟的金山寺的愿望。
译文:漠漠的杨花飘洒在渡口,东方的天空如同太阳一样照耀着我进行山林之旅。
注释:漠漠 - 形容杨花的飘散。
东方 - 此处指日出的方向,象征新的开始。
作山游 - 登山远足,游览。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旅行的期待和兴奋。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积极向往。
诗句释义:“凌空地势欲吞海,绕寺渡声长带秋。” 这里的“凌空地势”可能指的是金山寺所在的高耸入云的地形,而“欲吞海”则形容其气势宏伟,几乎可以吞没整个海洋。“绕寺渡声长带秋”描述了从渡口传来的悠长的水声,似乎带着秋天的气息。
译文:金山寺的高耸地形仿佛要吞噬海洋,环绕寺庙的渡口声音漫长而带着深秋的气息。
注释:凌空 - 形容地理位置高耸。
地势 - 地形。
欲吞海 - 形容气势宏伟,好像能吞噬海洋一样。
长带秋 - 描述声音悠长而带有秋天的特点。赏析:这句诗利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金山寺雄伟壮观的景象,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震撼感。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
诗句释义:“远近烟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 这里描绘了远处和近处的景色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烟光”通常指的是云雾中的光线,而“岸色”则是指岸边的颜色。“塔影”指的是塔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译文:从远处到近处,烟雾和光线将岸边的颜色分开,而高低不同的塔影倒映在江水中形成美景。
注释:远近 - 表示位置的不同,从远处到近处。
烟光 - 云雾中透过来的光线。
分岸色 - 光线与岸边颜色相互交织。
塔影 - 塔的影子在水中的倒影。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美。它们强调了距离、光影和反射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效果。
诗句释义:“栏干倚遍无穷思,频唤吟杯洗□愁。”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看到金山寺的美丽景色而产生的深深思念。”栏干倚遍”可能意味着诗人长时间地站在栏杆旁,沉浸在对金山寺美景的回忆中。”频唤吟杯洗□愁”中的”□”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地名,可能是诗人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的地方名。这句话整体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译文:我一次又一次地靠着栏杆沉思,不断地呼唤着酒杯清洗我心中的忧愁。
注释:栏干 - 栏杆。
倚遍 - 长时间地倚靠在栏杆上。
吟杯 - 指饮酒吟诵。
洗□愁 - 清洗心中的忧愁。赏析:这句诗通过具体的动作(倚靠栏杆和呼唤吟酒)和抽象的情感(无尽的思念和忧愁)相结合,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体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