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圣人拜贤书,陛胪春晓传天衢。
集英殿下八百众,一时如公此策无。
万口一词期第一,擢之第三众不怿。
诸公贵人愿相识,戒阍走马要君入。
君言不媚有药石,国子先生乃例得。
我亦跪起就穿执,妄意得蒙子公力。
六年一别安宜北,忧患压人气不出。
闻之减米符离日,首阳激贪用一律。
呜呼四海鸣锋镝,白昼豺狼恣吞吸。
帝在奉天颇仓卒,丝纶政渴宣公笔。
缄情远附雪原鹡,愿公来扈巡南跸。
平泉松菊凌霜碧,伐叛亭成燕宾戚。
起居因书问晨夕,宜为苍生调鼎食。
【注释】
政和圣人拜贤书:指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宰相赵鼎推荐张浚为相。陛胪春晓传天衢:指张浚被任命为右仆射兼枢密使,在殿陛上接受百官朝见,传达皇帝的旨意。集英殿下八百众:指张浚手下有八千名将领,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一时如公此策无:指张浚提出的“御敌之策”,在当时无人能比。万口一词期第一:指张浚被举荐为宰相后,朝廷上下一致支持他,认为他是当世第一人。擢之第三众不怿:指张浚被提升为右仆射时,许多官员不高兴,认为他不是最优秀。诸公贵人愿相识:指张浚被举荐为宰相后,许多官员都愿意与他结识。戒阍走马要君入:指许多官员都争先恐后地要求拜见张浚,以表示对他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君言不媚有药石,国子先生乃例得:指张浚为人正直不阿,像古代的国子先生一样受人尊敬。我亦跪起就穿执:指张浚与官员们一起讨论政事,有时甚至跪在地上,穿着官袍,手里拿着笏板。妄意得蒙子公力:指张浚得到了很多官员的支持和帮助。六年一别安宜北:指自从张浚被举荐为宰相以来,已经六年了,他仍然没有离开过京城。忧患压人气不出:指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挫折,使得他的志向和抱负难以实现。减米符离日:指南宋时期,金兵进攻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高宗命令岳飞前去抵抗,岳飞被扣留,后来被释放,但仍未能收复失地。首阳激贪用一律:指岳飞被扣留期间,金军统帅完颜宗弼下令杀害岳飞全家,岳飞却宁死不屈,最后被押送到五国城。呜呼四海鸣锋镝:指岳飞被害的消息传到了四面八方,人们都感到悲痛。白昼豺狼恣吞吸:指北方的金兵继续南下,宋朝的领土不断丧失。帝在奉天颇仓卒:指南宋孝宗即位后,国家形势十分危急,孝宗不得不仓猝地处理政务。丝纶政渴宣公笔:指孝宗非常渴望得到一个有才能的人来辅佐自己。缄情远附雪原鹡:指孝宗希望张浚能够前来扈从南巡,共同治理国家。平泉松菊凌霜碧:指张浚在平泉(今河北滦县)家中,种植了许多松树和菊花,它们依然挺拔、鲜艳。伐叛亭成燕宾戚:指张浚在平定叛乱之后,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宴请宾客和亲戚。起居因书问晨夕:指张浚在处理政务之余,还关心着国家的安危,时常派人问候朝廷的大事。宜为苍生调鼎食:指张浚希望为国家解决百姓的疾苦,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张浚的赠诗,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开头四句赞扬张浚的才华和能力,指出他能够得到朝廷上下的支持和认可,成为当世第一人。接着四句写张浚提拔为右仆射后,许多官员都不高兴,认为他不是最优秀。然后四句写张浚为人正直不阿,受到国子先生般的尊敬。接下来两句写张浚与官员们一起讨论政事,有时甚至跪在地上,穿官袍、拿笏板。最后六句表达诗人对张浚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得到了很多官员的支持和帮助。中间四句回顾张浚六年前被举荐为宰相以来的情况,表现了他仍不能离开京城的心情。然后六句写他被扣留期间所遭受的不幸。最后六句表达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他对金兵的进攻无能为力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