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龙飞初,君家枢密推日车。
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
昭陵取士极妙选,乃孙应诏从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屡进药石谏大夫。
谁知冷落百蛮里,忽见其后清而腴。
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
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俪六子有馀。
三经新义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
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
他年上国与计偕,看日五色传天衢。
【注释】
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诸公是皇帝左右的大臣,他们劝楚真叟去参加科举考试。
太祖皇帝龙飞初:指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天下刚刚统一。
君家枢密推日车:你家里的枢密院主管的事务像太阳一样重要。
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一时间国家大事被记载在太史的笔下,九庙里的画像展示的是功臣们的功绩。
昭陵取士极妙选:唐高祖李渊在唐朝建立之初,曾下令在长安附近的昭陵附近选取贤良方正的人才。
乃孙应诏从诸儒:你的孙子也参加了这个选拔。
威如草木部刺史,屡进药石谏大夫:他威如草木部刺史那样有威望,多次提出忠言献策,被封为“药石”谏大夫。
谁知冷落百蛮里,忽见其后清而腴:谁知道他曾经受到冷落,但后来却突然变得清高而富有才华。
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读起书来就像明亮的月光,写起诗来就像秋天的荷花。
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俪六子有馀:众大臣极力推荐他参加科举考试,他的骈文和对联都做得很出色。
三经新义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他虽然精通《三经新义》,但没有参加这次科举考试。
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希望你的才能一定有用武之地,不必担心没有机会施展。
他年上国与计偕,看日五色传天衢:以后有机会到京城去,可以一起共商国家大事。
【赏析】
此诗作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当时,诗人任右正言,同知礼部贡举事,因反对王安石新政,触怒了当朝权臣,被贬知衡州(今湖南衡阳),途经潭州(今湖南长沙)。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潭州写的。
诗人首先以祝贺的语气点明题旨,称颂这位才人中状元后即入仕途。接着,诗人描绘其祖辈功勋显赫、地位崇高,并赞颂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然后,诗人又赞扬了其家族三代人的荣耀。接下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赞美才人学识渊博。诗人说:“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这里,诗人把才人读书的速度比作月亮,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才人学问精深的赞美。接着,诗人又赞美才人善于辞赋,写出的诗篇如秋菊一般芬芳可爱。最后,诗人以“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俪六子有馀”来表明自己的主张,希望才人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全诗语言简练流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四句先总述才人的身世及家族荣耀,再具体赞美才人学识渊博、善于辞赋和写诗才能,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全诗虽只是短短七句话,但字字珠玑,处处闪光,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诗歌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