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万里至,旷然天地秋。
暮雨生夕凉,百虫鸣啾啾。
楚山晓苍苍,楚水亦悠悠。
骚人试登临,感物增离忧。
所思在遐方,欲往路阻修。
香草有蕙茝,嘉树有梧楸。
白露委芳馨,雕零使我愁。
穷年倦羁窘,江湖思旧游。
纫兰制芰荷,飘泛一叶舟。
肆情云水间,意适何所求。

秋怀

西风万里至,旷然天地秋。

暮雨生夕凉,百虫鸣啾啾。

楚山晓苍苍,楚水亦悠悠。

骚人试登临,感物增离忧。

所思在遐方,欲往路阻修。

香草有蕙茝,嘉树有梧楸。

白露委芳馨,雕零使我愁。

穷年倦羁窘,江湖思旧游。

纫兰制芰荷,飘泛一叶舟。

肆情云水间,意适何所求。

注释与赏析:

  1. 西风万里至,旷然天地秋。 —— 西风带着远方的问候吹来,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 西风:指秋季的风,常带有寒意和萧瑟之意。
  • 万里:形容距离之遥远。
  • 旷然:开阔、宽广之意。
  • 天地秋:指秋天的天空和大地,表达了一种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
  1. 暮雨生夕凉,百虫鸣啾啾。 —— 傍晚时分的细雨带来了夜晚的凉爽,各种小虫子开始鸣叫。
  • 暮雨:傍晚的雨水,给人一种宁静而稍带忧伤的感觉。
  • 夕凉:晚上的凉爽,增加了夜晚的氛围。
  • 百虫鸣啾啾:多种小虫子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氛围。
  1. 楚山晓苍苍,楚水亦悠悠。 —— 清晨的楚山显得更加苍翠,楚水也显得更加悠远。
  • 楚山: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楚国的山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晓苍苍:早晨时山色苍翠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希望的感觉。
  • 楚水: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悠悠:形容水流的长远和流动的缓慢,增添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 骚人试登临,感物增离忧。 —— 诗人尝试站在高处欣赏风景,但因离别的忧虑而心情沉重。
  • 骚人:指诗人,这里特指屈原。“骚”原指《楚辞》,此处借指诗歌或文人墨客。
  • 登临:登上高处,这里可能是指楚江边或山巅等地方。
  • 感物增离忧:因看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落叶、秋风等)而感到悲伤和孤独。
  1. 所思在遐方,欲往路阻修。 —— 思念的人在远方,想要过去却道路阻隔。
  • 遐方:远处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心中向往的地方。
  • 路阻修:道路艰难曲折,难以通行。这里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感受到的挣扎和无奈。
  1. 香草有蕙茝,嘉树有梧楸。 —— 香草中有蕙草和茝草,好树则有梧桐和楸树。
  • 香草:通常用于比喻贤能之士或美好的品德。
  • 蕙茝:古代常见的香草名,蕙草又称“佩兰”,芷草又称“九节菖蒲”。
  • 嘉树:美好的树木,常用来象征坚强或高洁的品质。
  1. 白露委芳馨,雕零使我愁。 —— 白露降临,草木凋零,让我倍感忧愁。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到来。
  • 芳馨:花草散发的香气,这里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 雕零:形容草木凋落或衰落的景象。
  • 使我愁:因为周围的自然景象变化而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忧愁。
  1. 穷年倦羁窘,江湖思旧游。 —— 一年到头都感到束缚与困境,心中一直怀念着过去的旅行。
  • 穷年: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
  • 倦羁窘:形容生活的困顿和不自由。
  • 江湖:这里指代广阔的江河湖泊,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未知的未来。
  • 思旧游:回忆过去的旅行,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渴望。
  1. 纫兰制芰荷,飘泛一叶舟。 —— 纫取兰花制作荷花荷叶,乘坐一叶扁舟飘荡。
  • 纫兰:用兰草编织成的东西,这里指制作或使用兰花制品。
  • 制芰荷:即制作荷叶和荷花,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 飘泛一叶舟:形容自己像一片叶子一样漂浮在水中,不受拘束。这里的“飘泛”描绘了一幅轻松自在的画面,而“一叶舟”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1. 肆情云水间,意适何所求。 —— 我尽情地在云水间游走,内心的愿望是什么?
  • 肆情:尽情享受情感或体验。
  • 云水间:形容景色优美、宜人,让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 意适何所求:内心的愿望是什么?这里的“意适”可以理解为心灵满足,而“何所求”则反问自己的真实愿望是什么。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