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松竹冷阴森,犹得桓公叹可临。
却叵刘琨看左传,玉壶徒缺误雄心。

【注释】

青山:山名。即庐山(在今江西省)。

桓公:指晋代著名政治家桓温,字元子。他于公元371年冬至次年夏,曾三度游历庐山。

刘琨:东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公元314年因国难而流寓北方,后归晋。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左传: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春秋左氏传》。这里泛指南朝的史书。

玉壶:比喻美酒。

【译文】

青山苍翠,园内松竹幽暗阴森,我仍可看到桓温叹赏这山景并说:“可以登临。”

但可惜的是刘琨只能看历史典籍,不能饮此佳酿,空怀雄心壮志。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抒怀的七绝。作者借对庐山景色的描绘来抒发胸中豪情和忧思。

“青山”句:庐山在今江西省星子县西北,是著名的风景区,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作者在这里以“一园松竹冷阴森”来写庐山的幽静,表现自己的孤寂情怀。

“却叵”一句:意思是“可惜刘琨不能饮酒”。刘琨,字越石,晋朝时期人,他为避乱流寓北方,后来归晋,成为杰出的政治家。这里的“却叵”当是错别字,应该是“堪”。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刘琨的羡慕之情,也表明了他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玉壶”句:玉壶,比喻好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像刘琨那样的人,才能品尝到真正的美酒,实现自己的抱负。

全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美好愿望。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