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
为人作幕。
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
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
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生卒年:1650-1720
清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
为人作幕。
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
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
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生卒年:1650-1720
萧萧白发旧为郎,大邑曾夸墨绶长。 一自门栽彭泽柳,更无人识令公香。 十年俎豆存辽海,万里烟波梦岳阳。 莫怨飘零挥涕泪,管宁襦裤本寻常。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萧萧白发旧为郎” - 关键词解释:萧萧、白发、郎 - 诗意阐释:诗人通过“萧萧”和“白发”这两个意象,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官员形象。这不仅是对其外貌的描述,也隐含着岁月的沉淀与经历的沧桑。 - 赏析:“萧萧”常用来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解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与友人周长卿同游黑水城边,席间,他以诗相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此诗首联写自己身在异乡,而故乡的亲人却还生活在故乡;颔联用典,表达对故乡王烈(指王烈)的追念,也表达了对江东风流旧日知己伯仁的怀念;颈联写自己家乡的山水空有想象,而吟成的诗句却最清真,暗喻自己在异乡的生活艰难;尾联写自己一生多难多舛,伤怀不已,更觉得与朋友相逢更加凄惶。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诗句解释】 1. 自拉发至退屯:拉发,山名。退屯,古地名。 2. 穷发谁怜万里身:形容人漂泊在外,身无归处。 3. 萧萧尽日逐车尘:形容尘土飞扬,尘土被车轮扬起,随风而去,声音如同萧瑟之声。 4. 山过拉发多松栝:拉发山经过之处,有很多松树和柏树。 5. 路道窝稽有鬼神:路道窝稽,古地名。有鬼神出没,形容道路艰险。 6. 日暮风生闻虎啸:日落之时,风吹来,听到远处的老虎吼叫声。 7.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 "短发今朝塞上翁,当年治行是吴公。" - 释义:诗人自比为今日的白发老翁,而其治绩犹如吴英人当年的风采和成就。这里“吴公”指的是吴英,一个有治理能力的人物。 - 译文:今天,我已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但我当年的政绩就像吴英公一样卓越。 - 关键词注释:白发、塞上、吴公(指吴英)、治行(治理)、风采、成就。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自豪感
孤山道中 小夹河边白日寒,大孤山下路漫漫。 波罗叶落云还黑,塔子头烧雪未干。 渴向毡墙分乳酪,饥随猎马割獐肝。 中原生长何曾惯,处处伤心掩泪看。 注释: 1. 小夹河: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北一带。 2. 大孤山: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北。 3. 波罗叶:即柏叶,一种树名。 4. 塔子头: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 5. 毡墙:指北方的毡帐。 6. 中原:古代中国中原地区。 赏析
沙阑:沙地的栅栏。 我行一月余,踏雪亦多薄。 译文:我已经走了一个多月,脚下踩着的雪也变得很薄。 注释:一个月余:一个月的时间多长,约等于10天;月余: 月,指一个月;余,指多余的时间;即指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踏雪亦多薄:踏着厚厚的积雪也变得很薄。 注释:踏雪亦多薄:踏着厚厚的积雪也变得很薄。 今朝过沙阑,群山始玉琢。 译文:今天路过沙阑时,群山才被雕琢成玉石。 注释:今朝过沙阑:今天经过沙阑
【注释】: 1. 至日:指冬至。 2. 此日相看静掩扉:此日,即冬至之日;掩扉,关闭门户。 3. 风俗穷荒何处好:穷荒,荒野。 4. 飘零尽室几时归:飘零,漂泊无定。 5. 曾无梅蕊春前放:曾无,不曾有。梅蕊,梅花的嫩芽。 6. 谩说葭灰夜半飞:谩说,空说;葭灰,葭莩上的灰,古人认为它可以用来占卜,称为“葭管”。 7. 片片冰花堆雪窖:片片,形容雪花多而密。 8. 还添弱线补寒衣:弱线
【注释】 己巳:农历干支纪年。己是天干的第六位,已则是地支的第七位。除夕:农历年末岁首的夜晚。血泪流:指战乱中人民所受的痛苦。 今年今夕亦何求:意思是说,我在这个除夕之夜,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愿和欲望。老亲:对老人的尊称。纵未邀恩赦:意思是说,尽管我未能得到朝廷的宽恕。 绝域:边远荒凉的地方。犹堪舞敝裘:意思是说,虽然身在边远荒寒之地,但仍可挥舞着破旧的皮衣起舞。 茅屋桃符仍旧俗:意思是说
注释: - 铁面真能裂白麻(铁面:李林甫。白麻:诏书,代指皇帝的诏书。):李林甫的脸皮像钢铁一样坚硬,能够轻易地撕裂皇帝的诏书。 - 避人谏草(避人:躲避别人。谏草:进谏的奏章。):李林甫为了躲避别人对他的劝谏,总是在奏章上写上“敬谢不敏”之类的话。 - 天南恨未瞻双戟(天南:指北方。双戟:古代兵器,这里借指军队。):我还没有看到过李林甫的军队呢! - 漠北谁知共一家(漠北:北方。)
【注释】: 1、“埋轮都下问豺狼,恸哭何时过乐浪”是说,李召林在长安(都)埋轮时问豺狼:什么时候可以回到我的故乡乐浪去。 2、“绝塞人犹怜子庆,中原谁不重张纲”意思是,被贬到边远地区的人还是同情你,中原的有识之士也都称赞你的才干和政绩。 3、“糠灯旧梦依青琐,雪窖新诗满皂囊”,意思是,当年你曾在宫中做过侍御史,曾写过许多好诗,现在这些诗还藏在你的衣袋里。 4、“宣室他年君自到
黄幼藻是清代的诗人。 字汉荐,莆田人,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还曾中举人,并有《柳絮编》等诗集传世。她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也在情感表达上独树一帜,展现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独特魅力
葛宜是清代的诗人,字南有,海宁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不仅是诗人,还是朱尔迈之妻,并且擅长书、画、算、弈等多种技艺。 葛宜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她的诗作《玉窗遗稿》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她在诗词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她对天文、数学等科学领域的深厚兴趣和广泛知识。例如,《初日当窗牖,盈盈楼上春》便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佳作
清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 为人作幕。 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 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 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生卒年
清福建永福人,字于莘,一字莘田,号十砚老人。 康熙四十一年举人。 官广东四会知县。 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 归里后生活清苦。 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 年八十余而卒。 有《秋江集》、《香草斋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