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起常晚,兹晨独不眠。
乍惊花绕院,顿觉树连天。
竹压溪头路,冰垂岩下泉。
四时长似此,未必有人怜。
观雪溪傍
平昔起常晚,兹晨独不眠。
乍惊花绕院,顿觉树连天。
竹压溪头路,冰垂岩下泉。
四时长似此,未必有人怜。
注释:
- 平昔起常晚:往日起床总是很晚。
- 兹晨独不眠:今天清晨独自难以入睡。
- 乍惊花绕院:突然听到花香在院子里飘荡。
- 顿觉树连天:立刻觉得树木高得好像与天空相连。
- 竹压溪头路:竹子把小路都压弯了。
- 冰垂岩下泉:冰从岩石上垂下来,覆盖了泉水。
- 四时长似此:四季中像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 未必有人怜:或许没有人会关心和怜悯这些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醒来后所看到的一幅美丽景色。首句“平昔起常晚”表达了作者对平日起床晚的习惯,而今天清晨独自无法入眠,可能是因为这独特的景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接着,“乍惊花绕院”描绘了突然闻到的花香,使得庭院中的花朵似乎环绕着;“顿觉树连天”则表现了树木之高,几乎与天空相接。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诗句“竹压溪头路,冰垂岩下泉”,则是对这种美景的具体描写,竹压溪头路和冰垂岩下泉都是自然界中的奇景,给人一种震撼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这些美景的独特之处,并赋予了它们以生命。
最后一句“四时长似此,未必有人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美景可能被人忽略的感慨。虽然美景如画,但诗人担心这样的景色并不会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爱护,从而显得有些凄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们态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