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注释】盍(gé)簪:古代指读书人戴的冠帽。溧阳:今属江苏省,在南京市北郊。“盍”字是疑问词。浮木:浮在水面上的木头。龟:《易经》卦象之一。代表长寿、福寿。信偶然:确实像偶然一样。忙里:繁忙中。诗筒:装诗的小盒子或小箱子。遣客:送走客人。静中:清静之中。酒户:酒家。禅:佛教用语,指禅门、禅院。酸寒:形容官署的冷清。溧尉:溧阳知县。君今似:你如今好像这样。枯槁:憔悴消瘦。湘原:指湖南洞庭湖以南的地区和湘江一带,泛指南方。弹冠:弹去冠子上的尘土,比喻做官后要离乡背井。祖生:东汉末年隐士严光,隐居于富春山,故称严光为祖生。
【赏析】《送邵文伯归溧阳》,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诗人时任监察御史。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天下渐趋太平,而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却矛盾重重,内外交困。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某些现实,也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首联“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意思是说,朋友分别已经三年了,我们又在不同的县城里,相逢实在是偶然的机会,这完全像是古人所说的“萍水相逢”,没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事,只是“浮木逢龟”而已。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战乱的缘故,他们又各奔东西,所以相逢是偶然的,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事。“盍”是何不的意思;“簪”即束发用的簪子,这里代指帽子。“浮木”、“龟”,都是偶然出现的物件,喻指人事无常,变化多端。“盍簪”即“盍归”,“盍”通“何”,问句词,表反诘语气,意为“为何不归”。
颔联“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意思是说,忙于事务的时候,我常常写些诗歌来送给你;你闲暇无事的时候,可以到酒楼去喝酒,也可以在佛寺里打坐参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分别了三年,但仍然经常通信,互通信息。“忙里”指的是忙于公务,“闲中”指的是闲适的时候。“诗筒”就是书信,“遣客”就是送别朋友,“长遣客”是指频繁地写信。“酒户”指酒肆,“不妨禅”是指可以在这里打坐参禅,“不妨禅”是佛家语。
颈联“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溧”是地名,今江苏南京附近地区。“君今似”指你现在的样子很像当初在溧阳做知县时候的样子,“君今似”即“君今若”。“溧尉”指溧阳知县,相当于今天的县长。“枯槁湘原”中的“枯槁”指瘦弱,“湘原”即湖南的洞庭湖以南地区和湘江一带,泛指南方。这里的“枯槁”是说自己身体瘦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在溧阳当知县的日子,你的身体就已经很瘦弱了,现在你瘦得更加厉害,我也只好为你感到可怜了。“君今若”即“君今若存”,“若存”是假设的用法,表示如果……的话,意思是“像从前一样”。
尾联“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意思是说,我们分别以后,你一定会升官发财的,而我呢,也许还会再被贬谪,但是你不要忘了我这个老朋友啊!“着鞭”指赶车。“祖生”指东汉末年的隐士严光,他曾经做过富贵人家的臣子,后来辞官隐居,拒绝过皇帝的多次召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分别以后,你必定会飞黄腾达的,而我则可能再度遭贬,但是你不要忘了我这个老朋友啊!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