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猿鹤共萧萧,世事驱人肯见饶。
老态岭云风更急,壮心炉篆日还销。
催科政拙民犹病,御侮才疏盗正骄。
强拾陈言续清唱,却惭横槊按戎昭。

译文:

十年来,我与猿鹤一起哀叹世事的艰辛。

老态龙钟的我,岭上的云更加急迫;壮志未减,炉中的篆文依然存在。

催促征收赋税的政令拙劣,百姓仍然感到不满;抵御外侮的才能不足,盗贼却更加猖獗。

勉强拾取陈词旧调,续写清歌,却惭愧地手持长矛,按着《木兰诗》来振奋士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漳州邓教授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首句“十年猿鹤共萧萧”,描绘了一幅凄迷悲凉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在十年的时光里,与猿和鹤一同度过,共同承受着生活的艰辛。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世事驱人肯见饶”,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争斗的厌倦,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被世俗所驱动,而是希望有一个宁静的环境可以让他安心生活。

第三句“老态岭云风更急”,描绘了诗人衰老的身体和敏锐的感知力。岭上的云更加急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壮心炉篆日还销”,描绘了诗人虽然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现实的压力却让他感到疲惫和无力。炉中的篆文依然存在,象征着他的志向并未完全消褪,但他也感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正在逐渐消退。

第五句“催科政拙民犹病”,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担忧。他认为政府的催科政策不够有效,导致百姓仍然感到不满。这也暗示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自己的命运的思考。

第六句“御侮才疏盗正骄”,表达了诗人对于抵御外侮的无能的担忧。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抵御外侮,而盗贼却愈发嚣张。这既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最后一句“强拾陈言续清唱,却惭横槊按戎昭”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侃。他试图用自己的诗句来续写清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然而,他的行为却被自己称为“惭愧”,因为他的手中拿着的是一把横槊,而不是用来作战的工具。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的思考和自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