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
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诗句输出:
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
译文注释:
在遥远的海角和长安两地,我遥望着你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思念。夕阳西下,天空中的云彩更加显得斜斜的,仿佛是对你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海角、长安分别是诗人所在地的两个方向,他在这两端都能看到对方的影像,但距离遥远,相见不易。夕阳西下,天空中的云彩更加显得斜斜的,这种自然景象被诗人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仿佛是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句输出:
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译文注释:
我虽然身居安逸之中,但梦中醒来却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蝴蝶一样,自由而轻盈。眼睛因为疾病的原因,只能看到眼前的花朵,而看不清远处的风景。我应该效仿陶潜那样远离世俗,不追求名利,像范蠡那样选择离开世俗的生活。然而,我没有报答君王的恩情,以至于让我的头发都变白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鸿消失在远方的水域。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又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他羡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却又不能像范蠡那样逃离现实。他没有报答君王的恩情,导致自己年华老去,头发变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鸿消失在远方的水域。这些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诗句输出: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译文注释:
我虽然可以像陶潜那样避开世俗的纷扰,但我不应该像范蠡那样选择离开世俗的生活。因为我没有报答君王的恩情,所以我感到惭愧和惊恐,这让我的头发都变白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鸿消失在远方的水域,心中满是遗憾和失落。
赏析:
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他认为自己虽然没有忘记君王的恩情,但是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回报,这是他的愧疚和惊恐的根源。飞鸿消失在远方的水域,象征着他的梦想和期望都无法实现,这让他感到无比的遗憾和失落。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诗句输出:
南楼晚望
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
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译文注释:
《南楼晚望》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首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的场景,通过“海角”和“长安”两个地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意。颔联则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矛盾,既有对陶潜、范蠡等人超脱世俗的向往,又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悲愤。尾联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未能报答君王恩情的羞愧与惊恐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热烈,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
这首《南楼晚望》是李弥逊在江西玉山县南楼所作。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茫茫的江面和天际线,思绪万千。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这句诗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景。海角、长安分别代表着诗人的家乡和朝廷所在地,而“尔赊”则传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日边云影更横斜,则形容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气息。
诗人从个人角度出发,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这句诗以梦觉和眼病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身闲梦觉俱成蝶,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悠闲之地,但内心深处却如同化作了蝴蝶,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眼病朝昏只见花,则揭示了诗人因为疾病的困扰,只能专注于眼前美好的事物,无法再看到更远的风景。
诗人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借鉴。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这句诗以陶潜和范蠡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追求。陶潜能够避开社会的纷扰,过着田园生活;范蠡则选择离开官场,过上隐居的生活。他们都是诗人心中的楷模,也是他内心向往的境界。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希望。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未能报答君王恩情的悔恨和焦虑。他觉得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反而让自己的白发增多,只能看着飞鸿消失在远方的水面上。这既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伤,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憧憬。
《南楼晚望》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