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诗句解释与赏析: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向叶成父(可能为一位官员)留下的,表达了对叶成父山庵普光堂的赞美之情。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注释: 描述了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景象,即通过修行可以使得楼阁和城市自然地显现出各种形态。这里的“潮音”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法音或者是一种宗教仪式的声音。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注释: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鸟儿在树上鸣叫都像是在进行某种法事,而山上的风景多变,让人完全忘记了尘世的烦恼。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注释: 这里的“禅翁”指的是那些已经超脱世俗、能够享受禅宗乐趣的人。而“俗客”则是指那些还在世俗生活中挣扎的人。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普通人的区别。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注释: 最终归结到内心清净的重要性,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一颗清净的心,就能照亮一切。这句话是对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土的追求。

译文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修行和心灵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楼阁随方涌化城”形容了建筑的自然变化,而“鸟树有声皆念法”则传达了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内在的法则和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邃,充满了哲理和禅宗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