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高屋碍云岚,下视诸方落二三。
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
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
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

【注】居士:指僧人。普光明堂:佛寺名。大阁:寺院中的高楼。妙严:佛教语,意为佛法广大无边。将家:僧徒的自称。云岚:指云彩、山冈。二三:二两。妙喜:禅宗谓心性本自无染。德云:禅宗谓佛法如云,随处可现。按家:指僧人。南:南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为成父居士所建的大阁所写的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大阁的雄伟壮丽,表达了对佛学真谛的渴望和追求。

首句“新成高屋碍云岚”,描述了大阁的新建成,高大的建筑仿佛挡住了云彩和山岗。这里的“云岚”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大阁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

接着两句“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妙喜”指的是佛性,即一切众生本性都是清净圆满的,不受任何烦恼困扰;而“德云”则是佛的智慧,即通过修行能够领悟到佛法的本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向往,希望能够通过修行来达到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提升。

在后四句中,作者继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其中“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一句,可以理解为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超脱世俗的纷扰和诱惑,邀请客人共饮畅谈也是一种享受。这里的“酒酣”意味着宾主尽欢,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而“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理解和敬仰之情。他认为居士对于这座大阁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愿意与年轻的僧侣们分享他的所学所知。这句话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优秀的僧人和佛学家。

整首诗歌通过对大阁的描绘以及对佛学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