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
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
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
诗句解析
游莺脰湖
- 游莺脰湖:指的是诗人游玩于名为“莺脰湖”的地方。莺脰湖可能是一个自然景观或人工湖泊,这里充满了诗意和宁静的氛围。
树色烟光两岸分
- 树色烟光:形容树木的景色在阳光和烟雾中显得朦胧而美丽。这种描绘手法常用来营造一种朦胧美或神秘感。
- 两岸分:指湖的两侧被树木环绕,形成明显的界限。
棹歌声里散鸥群
- 棹歌声:泛指划船时发出的声响,可能是桨声或是橹声。这里的“棹歌”特指船上的人发出的声音。
- 鸥群:比喻成群的海鸥,它们随着声音飘荡,可能正在寻找食物或是享受这宁静的环境。
- 散鸥群:描述了鸥群因为声音而飞散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生动和动态美。
船浮春水天疑近
- 船浮春水:春天的水面上漂浮着船只,暗示了季节是春季。
- 天疑近:通过“疑”字的使用,表现了诗人对水面与天空相接处的错觉,即水面似乎与天空非常接近,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人对春风酒易醺
- 春风酒:春风和美酒,常常用来象征愉悦和美好的时光。
- 易醺:容易沉醉,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舒适。
翠袖不须花下舞
- 翠袖:通常指女子的袖子色彩鲜明如绿色。这里的使用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轻盈。
- 不须花下舞:暗示女子不需要在盛开的花丛中跳舞,而是在更加宁静或私密的环境中舞蹈。
洞箫还待月中闻
- 洞箫: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演奏古典音乐。
- 月中闻:可能在描述夜晚,当月亮升起时,可以听到箫声的美妙。
仙游钓客今何在
- 仙游钓客:形容那些远离尘世、追求仙道的隐士或渔夫。
- 今何在: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仙游钓客的怀念之情,询问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莺脰湖的自然美景以及与之伴随的人文气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捕捉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过去友人的怀念。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也有情感深度。通过对春天、船只、风声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