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是伤春,不似悲秋怨。门外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空肠断。
朝来一霎晴,薄暮西风远。却忆黄花小雨声,误落下、三四点。
【注释】:
- 卜算子:词牌名。
- 尽道:都说。3. 伤春:指伤春之情。4. 不似:不如、不像。5. 悲秋怨:指悲秋之恨。6. 门外:窗外。7. 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看见远处的山,看不见人。8. 空肠断:肠断(断肠),形容悲伤至极。9. 朝来一霎:昨天傍晚。10. 薄暮:傍晚。11. 西风远:西风吹得很远。12. 却忆:回想。13. 黄花:菊花。14. 小雨声:雨打芭蕉的声音。15. 三四点:雨滴落下的点状物,即雨点。
【赏析】:
此词写伤春而兼怀秋,以伤春为主。上片写伤春,下片写悲秋。
起首二句说人们都说你最是伤春,可你却不像别人那样伤感秋景。这一句是总起。“不似”两字是关键。“秋”与“春”都是节候,但各有特点。“春”有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特点;“秋”则有衰飒萧瑟、落叶满地的特点。所以,“不似”二字,既写出了作者伤春的特点,也表明了对秋天的喜爱。
三、四句写自己看到远处的山,却没有看见人影,不禁肠断。这是从侧面衬托出自己伤春的心情。
“朝来一霎晴,薄暮西风远”,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一霎”是极短的时间。这里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薄暮”是指傍晚。这里用来形容天色已晚。西风远,是说西风已经吹得很远了。这两句是描写眼前的景象。
“却忆黄花小雨声,误落三四点。”这三句是全词的高潮部分,也是词中最精彩的部分。“却忆”是回想,回忆过去的事。“黄花”是菊花,这里泛指菊花。“小雨声”是雨打芭蕉的声音,这里泛指秋雨。“三四点”是雨滴落下的点状物,即雨点。这三句是回忆往事,写自己想起过去赏菊的情景。当时正是深秋时节,雨打在菊花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好像无数颗雨点落在花瓣上,使整个菊花园都笼罩在一片雨雾中。作者回忆起当年赏菊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这几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把伤春和伤秋融为一体。
全词以伤春为主,但伤春之中也有伤秋之意,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