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初为入秦客,残雪埋关闭长陌。
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澌流剑戟。
西风细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
归时细雨正溟蒙,冷落关河已秋色。
惊沙惨惨塞云黄,远树昏昏秋水白。
济川壮志愈衰迟,日送烟波问河伯。
【注释】
黄河:这里指黄河的冰。
初为入秦客:当初还是作为到秦国作客的人。
长陌:大路。
二月:农历二月。
凌:冲过。
澌(sī思):冰流。
西风:秋风。
日射寒光:阳光照射下的寒冷光辉。
溟蒙:雨雾迷漫的样子。
冷落关河:形容景色萧瑟,人迹罕至。
惊沙惨惨:飞扬的黄沙声。
塞云黄:沙漠中的云是黄色的。
秋水:秋天的水色。
济川:渡过河流。
济川壮志:渡过长江时的豪情壮志。
衰迟:衰减。
日送烟波:太阳映照下的波涛滚滚。
问河伯:向河神问讯。
【译文】
我初次来到秦地,残雪埋没了道路,大雪封冻了长安。
二月里黄河冰消雪融,万里冰面冒着寒气,河水奔腾激流如剑戟。
秋风阵阵卷起浪花,阳光普照下闪烁着寒光,细雨蒙蒙笼罩着大地。
归途时细雨正浓密,关中一带已是一片凄凉萧索的秋天景色。
黄沙弥漫黄云四合,远处树影昏暗,一片秋水白茫茫。
我渡黄河的豪迈情怀渐渐衰减,夕阳西坠时,我站在河边眺望远方,询问着河神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作者由长安返回洛阳途中。诗中描绘了从长安到洛阳一路上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在乱离中的感慨。首联“昔我初为入秦客,残雪埋关闭长陌”点明自己曾经作为客人进入长安;“残雪”暗喻安史之乱给长安带来的混乱。颔联“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澌流剑戟”,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联系起来,写出了长安城外黄河两岸的景色。颈联“西风细卷浪花催,日射寒光明瑟瑟”则进一步描写了黄河上的景象,诗人用“日射”来表达对长安沦陷的悲愤。尾联“归时细雨正溟蒙,冷落关河已秋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