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成不忍传,渊明援琴葛为弦。
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或闻一曲山月前,轻扬如坐春水船。
逆随河源上青天,口胶不语生醴泉。
鼓舞和气如陶埏,至乐默默坐忘年。

诗句释义:

  1. 广陵散成不忍传,渊明援琴葛为弦。 —— “广陵散”是著名的古琴曲,因演奏者嵇康被杀而失传。“渊明”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提到“援琴葛为弦”,即用葛布做琴弦。这里的“成不忍传”意味着因为这首古琴曲的悲壮和离愁别绪,人们不忍心将其流传下去。
  2. 乃知此乐潜圣贤,直与天地通其玄。 —— “此乐”指的是上述的广陵散。“潜圣贤”意味着这种音乐与圣贤的智慧相通。“直与天地通其玄”意味着这种音乐与天地万物的奥秘相通,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3.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 “我兄”指的是作者的兄长。“所先”是指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知自然”意味着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与兄长在音乐方面的不同理解,认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知音,而是更接近于自然的领悟。
  4. 或闻一曲山月前,轻扬如坐春水船。 —— “山月”指的是高山上的月亮。“轻扬”形容音乐的旋律优美、流畅。“坐春水船”则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如流水般温柔、悠扬。
  5. 逆随河源上青天,口胶不语生醴泉。 —— “逆随河源上青天”意味着追随音乐的源头而上,直达高远的天空。“口胶不语”是指沉默无言,形容对音乐的感受深沉而内敛。“生醴泉”则是指音乐如同甘泉一般滋润人心。
  6. 鼓舞和气如陶埏,至乐默默坐忘年。 —— “鼓舞和气”形容音乐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和生命力。“陶埏”是制作陶器的过程,这里用来比喻音乐对人的陶冶和塑造。“至乐”是最高的快乐。“默默坐忘年”则是说沉浸在音乐之中,忘却了时间,忘记了自己。

译文:
广陵散的曲子让人不忍听闻,就像陶渊明用葛布做琴弦一样。这才知道这样的音乐深得圣贤之心,它与天地的玄妙相连接。我的兄长擅长弹琴,是我所敬仰的,而我并非真正的知音,只是更加接近自然的感悟。或许听过那一曲高山上的月亮,它的旋律轻柔地飘浮,如同坐在春水中的小船上。追随音乐的源头而上,直达高远的天空,口中不言,心中却如同生出了甘甜的泉水。音乐能够鼓舞人们的情感和生命力,就像陶匠在制作陶器时那样用心。沉浸在音乐中,我仿佛忘记了岁月的流逝,静静地坐在那里忘却了年岁。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音乐感受的诗。诗歌通过对广陵散、陶渊明等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兄长在艺术方面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在音乐上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同时,诗歌也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对人的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