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尘劳破,青山在眼中。
竹桥低跨水,林磬小鸣风。
半岭暮云碧,一村霜叶红。
禅枝栖众鸟,回首意无穷。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其内容如下:
怪底尘劳破,青山在眼中。
竹桥低跨水,林磬小鸣风。
半岭暮云碧,一村霜叶红。
禅枝栖众鸟,回首意无穷。
译文
奇怪地为何尘世烦恼能打破,青山就在眼前。
竹桥低垂横跨于水面上,林中的木鱼轻轻敲响微风。
半山腰的云雾呈现出淡淡的碧绿色,一村庄里树叶已经变成了红色。
禅树枝头栖息着各种鸟儿,回望这里我思绪万千。
注释
- 怪底尘劳破,青山在眼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怪”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解和困惑,而“青山在眼中”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 竹桥低跨水,林磬小鸣风: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竹子制成的桥梁低矮地横跨溪流上方,溪水潺潺流淌声与风铃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半岭暮云碧,一村霜叶红: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随着夕阳西下,半山腰被晚霞染成一片淡雅的绿色;而在山下的村庄中,树叶已经变成了鲜艳的红色。这种色彩的变化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无常。
- 禅枝栖众鸟,回首意无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禅树旁栖息着众多鸟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思考和感悟。他在这里回首过去,感慨万千,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对禅宗思想的探索和反思,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哲理性。
赏析
《次韵曾端伯晚过青山》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山水、树木、鸟虫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融入了禅宗思想,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