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
未闻回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青石阻雨
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
未闻回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注释与赏析:

  1. 青石阻雨:描述雨水落在青石上的情景。
  2. 茅屋阴多麦化蛾:描绘了在雨后,茅屋因潮湿而显得阴暗,麦田里的昆虫因为雨水而变成了蛾子。
  3. 西山云重雨流禾:形容西山上的云层厚重,大雨倾盆而下,雨水冲刷着禾苗。
  4. 未闻回也改其乐:引用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虽贫而乐学,未曾听闻他因此而改变其乐。
  5. 解道虞兮奈若何:这里“解道”意为解释,“虞兮”是古代歌女的名字,“奈若何”意为怎么办,表达无法理解或解决虞姬的命运。
  6. 身与前村孤堠远:诗人身处偏远的地方,与前村遥遥相对,感觉孤独且遥远。
  7. 泪随流水一溪多:泪水随河流流入溪中,数量众多难以计数。
  8. 文章生世元无力:感叹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似乎对世事无能为力。
  9. 半岁边城伴枕戈:描述了自己在边疆度过的日子,经常伴随着枕着武器睡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却充满哀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中的“青石阻雨”、“西山云重雨流禾”等意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为诗人的心情增添了一份沉重。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典故,如“回也改其乐”和“虞兮”,诗人试图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