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书牛角来东都,短小不长五尺馀。
龙章凤姿蕲见用,回叱关吏身无繻。
志如秋鹗气如虎,整束衣冠诧齐鲁。
膏油继晷不识眠,齑盐充肠久味苦。
尔来试拟观国宾,执笔四顾旁无人。
刘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亲。
不平豪愤四五载,虚老身姓三十春。
杜门读书破万卷,终教此道淳乎淳。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据鞍跨羸马。
妻子评郎被褐还,玉柱机头差不下。
但夸舌在终可图,肯向明时惭达者。
【注释】:
- 挂书牛角来东都:用牛角挂上书卷,来到东都洛阳。
- 短小不长五尺余:身材矮小,但身高在五尺以上。
- 龙章凤姿:比喻人有非凡的才华和气度。
- 回叱关吏身无繻(rú):回头斥责关吏(指检查行人身份),自己没有通行证。
- 秋鹗(è)气如虎:形容气势威严像秋天的鹗鸟一样。
- 膏油继晷(guǐ)不识眠:形容日夜勤奋读书不知疲倦。
- 齑(jī)盐充肠久味苦:形容生活清贫,吃腌菜当饭,苦不堪言。
- 尔来试拟观国宾:你以后试着做国家使者吧。
- 何蕃(fán)知有亲:何蕃,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是开元名相之一。
- 不平豪愤四五载:因不公正的事情而长期心怀愤怒。
- 虚老身姓三十春:虚耗了一生,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成就。
- 杜门读书破万卷:隐居在家专心读书。
- 终教此道淳乎淳:最终使得这种道德纯朴、纯正。
- 行行雪霜寒凝野:路上到处是雪霜。
- 据鞍跨羸马:骑着瘦弱的马。
- 妻子评郎被褐还:妻子评价他的穿着简陋。
- 玉柱机头差不下:形容车轴上的玉饰很精美,连车轴也相差不大。
- 但夸舌在终可图:只是口才好,终究能够谋个职位。
- 肯向明时惭达者:肯于在明时惭愧于才能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诗人归家途中的景象及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挂书牛角来东都,短小不长五尺余”,诗人以牛角挂书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他的学识与才华。
二联“龙章凤姿蕲见用,回叱关吏身无繻”,诗人自比为龙凤之才,希望能够得到重用,然而现实却是他受到冷遇,只能回家种田,这使他深感失望。
三联“志如秋鹗气如虎,整束衣冠诧齐鲁”,他志向坚定,如同秋日的鹗鸟,气势如虎,他决心要改变现状,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联“膏油继晷不识眠,齑盐充肠久味苦”,他日夜勤勉读书,不知疲倦,然而生活的贫困却让他倍感苦楚。
五联“尔来试拟观国宾,执笔四顾旁无人”,他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国家使者,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是他无法实现这个梦想,只能在旁观别人成功的同时感叹命运的不公。
六联“刘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亲”,他曾经参与科举考试,但是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他也明白只有依靠家族的帮助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不平豪愤四五载,虚老身姓三十春”,表达了他对不公正事情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诗人归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的才华、志向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于不公平现象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