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
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
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
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
我公天下贤,许国以诚悃。
危言屡启纳,大事费量忖。
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
工如鲁匠斫,钜木赴绳准。
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
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
远视前世贤,并驱而齐轸。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
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
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
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
大明方乘离,元老反遇遁。
得丧未易言,所系在邦本。

【注释】

  1. “下惠”:指周文王,因他善于施惠于民而闻名。2. “士师”:古代官职名,掌理刑法狱讼。3. “子文”:指春秋时期的令尹子文,楚庄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4. “固不喜”:本来就不喜欢做官。5. “黜之何尝愠”:被贬官时,他并没有怨恨。6. “直道”:正直的志向和行为。7. “谅”:大概,大概。8. “君子心”:君子的心地。9. “惟义素藏韫”:只有义气是藏在心底的。10. “进非为私谋”:进仕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11. “退亦为道隐”:退隐也是为了遵循道德。12. “顾彼”:考虑。“荣与辱”:《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即君子即使处于贫困的境地,也不会失去尊严;而小人一旦陷入困境,就会丧失操守。13. 《史记·秦本纪》:“缪公既复入秦,谢病不朝。以国于从长贵臣子车氏,号曰昭襄王。”14. “秦和医”:秦越人(扁鹊)曾对秦国君主说:“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后来秦始皇听说这件事,便派太医为他治病。15. “良剂”:好的药方。16. “鲁匠斫”:鲁班造木鸢的故事。鲁班是春秋时鲁国著名的能工巧匠,他发明了木鸢,用来试射飞鸟等。17. “大敌众所畏”:指强大的敌人,人们往往害怕它。18. “未战势自殒”:没有交战就自己失败。19. 《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20. 《汉书·贾谊传》:“文帝居禁中,召贾生赐之食,问曰:‘天下安乎?欲求其宁息,何以为治?’……今则何如?”21. “惟公鼓”:只有您能鼓舞人心。22. “万旅悚兵楯”:军队士兵都敬畏地举起兵器,像盾牌一样保护着您。23. “晚节”:晚年的节操。24. “凋陨”:凋零衰落。25. “惟公久益壮”:只有您越来越强壮。26. “千古激忠愤”:您的忠诚和爱国情感将激励后人千年。27. “大明方乘离”: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元老反遇遁”:《汉书·萧望传》:“元后当废,太子立,乃出望为长沙太傅。”28. “得丧”:得失、利害。29. “所系”:关键所在。“邦本”:国家的根基。
    【赏析】
    这首诗写屈原被流放之后的心态变化。诗人用屈原的身世、性格和遭遇来比喻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处世态度。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屈原的事迹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后半部分通过屈原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全诗表现了作者坚持正道,不为名利所动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