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识寒梅,雨里见修竹。
一水自浮花,六神休捣曲。
清惠非尘埃,佳章亦金玉。
毫发无重轻,此意可励俗。
【译文】
春前识寒梅,雨里见修竹。
一水自浮花,六神休捣曲。
清惠非尘埃,佳章亦金玉。
毫发无重轻,此意可励俗。
【注释】
春前:指春天之前。
雨里:指下雨的时节。
一水:形容江、河等大水流过之处。
六神:指心、肝、脾、肺、肾、胆六脏。
清惠:清雅的恩惠。
尘埃:世俗之物。
重轻:轻重之分。
此意:这番意思。
励俗:鼓励世俗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春天之前认识梅花,在雨天看见竹子,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感叹于大自然的美好,并以此激励世俗之人。
首句“春前识寒梅”,诗人在春天之前就能识别出寒冷的梅花,说明他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梅花是冬天的使者,它象征着坚韧的品质和不畏严寒的精神。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将梅花的这种特性表达出来。
次句“雨里见修竹”,在下雨的时候看到修长的竹子,诗人对竹子也有了深刻的感受。竹子以其高洁的品质而闻名,它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将竹子的这种品质表达出来。
第三句“一水自浮花”,诗人以江、河为比喻,描述了花朵在水中飘浮的情景。这里的“一水”可以理解为江河,也可以理解为流水。诗人通过对花朵在水中飘浮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六神休捣曲”,诗人以心、肝、脾、肺、肾、胆为比喻,描述了音乐中的旋律。这里的“六神”可以理解为六个内脏器官,也可以理解为六个精神层面的元素。诗人通过对音乐中的旋律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句“清惠非尘埃”,诗人以清新的恩惠为比喻,描述了自然的恩泽。这里的“清惠”可以理解为清新的恩惠,也可以理解为清新的空气或水源。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恩泽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第六句“佳章亦金玉”,诗人以优美的文章为比喻,描述了诗歌的价值。这里的“佳章”可以理解为优美的文章,也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对诗歌的价值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一句“此意可励俗”,诗人以激励世俗之意为比喻,表达了他的志向和抱负。这里的“励俗”可以理解为鼓励世俗之人,也可以理解为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质。诗人通过对世俗之人的激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之美、音乐之韵和文学之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热爱。他的诗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更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