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知独秀,十里方出郭。
江流浩清冷,露气凝凄薄。
胡为此行色,疲马外踊跃。
玄冥正擅令,植物困摇落。
喜见南北枝,粲然秀冰壑。
千林色辉映,百亩香旁礴。
首破春风荒,独傲清雪虐。
坐令芳信传,芬菲到群萼。
如一君子信,茹连俱有托。
相期饮此意,浩荡放杯酌。
更应护攀折,嘉实须若若。
终收调鼎功,傅岩真可作。
持问缙云老,一尊笑相酢。
【注释】
梅林分韵得作字:在梅林中吟咏“作”字。
知独秀:知道只有你一枝独秀。
方:才。
江流浩清冷:江河流水浩荡清凉。
胡为此行色:为何要为这行程发愁?
疲马:困乏的马。
玄冥:北方的水神。
擅令:掌管命令。
摇落:凋零,衰落。
粲然秀冰壑:鲜艳地挺立在深谷之中。
香旁礴:香气弥漫。
首破春风荒:冲破了春风的阻隔。
芳信:芳香的信使。
独傲清雪虐:在严寒的风雪中独自傲立。
坐令:于是,就使得。
传:传播。
芬菲:花香。
若若:如此,如此般。
调鼎功:调制鼎中之味的功夫。比喻烹调的技艺。
傅岩:指山名。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传说尧曾在此设禅让会,舜登位后,尧将九个儿子封于此地。
持问缙云老:拿着酒杯问那位隐居山林的高人。
一尊:一杯酒。
相期饮此意:相约来共饮这杯美酒。
更应护攀折:更应该去保护这些植物。
嘉实:好的果实。
傅岩真可作:真是可以在这里建庙立碑。
调鼎功:调和鼎中食物的本领。比喻烹饪的手艺高超。也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出众。
更应护攀折:更应该去保护这些植物。
嘉实:好的果实。
终收调鼎功,傅岩真可作:最终完成了调鼎之功,傅岩真可以在这里建庙立碑。
【赏析】
《梅林分韵得作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9-1126年)。作者以梅花自比,借梅花的高洁品格抒发自己的志趣和抱负,表现出自己淡泊明志、不求名利、甘于寂寞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梅花自喻,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起句“一树知独秀”,诗人以梅花孤标傲世的姿态,表现了自己的不屈不挠、刚劲不阿的人格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十里方出郭”,“方出郭”,表明了梅花生长的地方距离城镇很远,远离尘嚣,远离世俗,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地。“江流浩清冷”,诗人用“江流”、“清冷”等意象勾画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暗合了诗人自身的心境。“露气凝凄薄”,诗人以梅花的清香和清冷的露气相互交融,进一步烘托出了梅花清新脱俗的气质和品格。“胡为此行色”,诗人感叹为什么梅花要选择这样的道路,这里既是对梅花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赞扬,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观自省。
颔联两句“疲马外踊跃”,“玄冥正擅令”,诗人用“跃动”、“奋勇”等词汇形容梅花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隐喻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植物困摇落”,诗人以自然界的植物遭受寒霜侵袭而枯萎凋零的景象,比喻自己在仕途上遭遇挫折、陷入困境的境遇,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喜见南北枝,粲然秀冰壑”,诗人以梅花南北向的生长姿态和晶莹剔透的冰凌景色相映成趣,赞美了梅花顽强不屈、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的情感。
颈联两句“千林色辉映,百亩香旁礴”,诗人描绘了梅花盛开时节,整个山谷被五彩斑斓的花朵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海洋,香气四溢弥漫四方的景象,既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多姿,又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首破春风荒”,诗人借用“首破春风”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春风中傲然挺立的姿态,既赞美了梅花不畏寒冷、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又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时依然能够保持高昂斗志、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独傲清瑟虐”,诗人以梅花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姿态,比喻自己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坐令芳信传,芬菲到群萼”,诗人用梅花的芬芳气息传遍四方、馥郁芬芳来形容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崇高的事业能够广为流传,赢得众人的赞誉和尊敬。尾联两句“如一君子信,茹连俱有托”,诗人以梅花高洁的品质和坚贞的品格比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勇气。“相期饮此意,浩荡放杯酌”,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定一起饮酒畅谈、共同追求美好的理想,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充满信心和期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