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羯鼓奏霓裳,断送君王入醉乡。
凭阁无言念兴废,孤烟犹起泰陵傍。
【注释】
骊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阁:指楼阁。霓裳:指《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名。兴废:指兴盛与衰亡。孤烟:独处的炊烟。泰陵:汉文帝的陵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临骊山之巅时所感。诗中以“山头羯鼓奏霓裳”来烘托气氛,渲染了山巅上的悲凉氛围;“断送君王入醉乡”一句,用典明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沉溺于声色犬马、荒淫无度的愤慨。后二句,“凭阁无言念兴废”,表达了作者对兴废更替之事的感慨。“孤烟犹起泰陵傍”一句,描绘了一幅苍茫寥廓的画面,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感受到了历史沧桑的气息。
首联写登上骊山山顶时所见景色及心情。山头羯鼓奏霓裳,断送君王入醉乡。此联描写了骊山山顶上演奏音乐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当时朝廷中政治腐败、风气不正的情况。
颔联抒发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凭阁无言念兴废,孤烟犹起泰陵傍。此联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他站在高阁之上,默默地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不安。而那一缕缕升腾而起的炊烟,似乎也预示着国家的命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颈联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凭阁无言念兴废,孤烟犹起泰陵傍。此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深切感受和思考。他虽然沉默不语,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不安。而那一缕缕升腾而起的炊烟,更是如同一面镜子般映照出国家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它既代表着过去的历史和荣耀,又预示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尾联寄托了诗人的希望和愿景。凭阁无言念兴废,孤烟犹起泰陵傍。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他希望能够见证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强大崛起,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之情的体现。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注和努力,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