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
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
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
时有金鸡击膊鸣,铿鍧响通石屋石。
石屋去山三里馀,潭潭若有神龙居。
渔人爬■入深处,闻得山椒奏步虚。
山趾有观名玉山,黄冠分得葛仙班。
家无担石四壁立,披风切月陪往还。
我师率庵庞眉老,故园跨鹤迷仙岛。
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摛藻。
千载一遇邑大夫,来问胜境形何模。
片言拟作诗中句,羞献人家水墨图。
倚风太息来何暮,入境发挥方得路。
愿言葺理芰荷衣,青天白日披云雾。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感受和描绘能力的人。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玉山观的美景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描述了玉山观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峦冈经亘,意味着这里山峰连绵,绿树环绕;翠环中,则形象地描绘了玉山观周围的景色。山形如覆镛,是对玉山观形状的形象比喻,仿佛一座巨大的钟鼓。

第二句“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进一步描绘了玉山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晋仙王郭曾登眺,暗示了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欣赏山水、吟咏风月的地方。婺女金华同,则是对玉山观附近的金华山和双龙洞的赞美。

接下来的句子“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展现了玉山观的自然景观。悬崖积铁数百尺,形象地描绘了峭壁陡峭、岩石坚硬的景象;轮囷老木参天碧,则描绘了苍翠的老树参天而立,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然后是“时有金鸡击膊鸣,铿鍧响通石屋石。”这句诗描绘了玉山观的夜晚景象。金鸡击膊鸣,指的是夜晚的鸡鸣声此起彼伏,清脆悠扬;铿鍧响通石屋石,则描绘了夜幕下玉山观的石屋发出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山谷之中。

最后两句“石屋去山三里馀,潭潭若有神龙居。”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山观周边的环境。石屋去山三里馀,意味着玉山观距离山顶还有些距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潭潭若有神龙居,则描绘了山下潭水清澈见底,仿佛隐藏着一条神龙。

整首诗通过对玉山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以及古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玉山观的自然风景、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传说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玉山观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玉山观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