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望高簪履,昌言动冕旒。
五花方判事,万户合封侯。
未换黄金带,俄成白玉楼。
匆匆大槐国,起灭等浮沤。

【注释】

①高簪履:高官显位。

②昌言动冕旒(mùliú):指直言进谏,能动帝王的听览。冕旒:帝王冠饰,这里泛指帝王。

③五花:指各种花色,喻指朝廷中的官员。

④万户合封侯:指朝廷中有许多官员被封了官爵。

⑤黄金带:指高官显贵所戴的用金线串成的绶带。

⑥白玉楼:指高官显贵所住的地方,也指朝廷。

⑦大槐国:指唐朝的长安城,唐玄宗曾自号“大圣皇帝”,故长安又称“大槐宫”。

⑧起灭等浮沤(ōu):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崔舍人的遭遇为题材。前四句写崔舍人因直言进谏而受到重用,后四句写他因遭忌而遭贬谪、被罢免官职和贬谪到边远地方的经过。全诗通过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重大变故和社会的动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政治变故和世态炎凉的感叹。

首联:“雅望高簪履,昌言动冕旒。”诗人在开头便点明了崔舍人的身份——高官显贵,并指出其性格特点——直言进谏。“高簪履”即高官显位,“昌言”指直率地陈述意见,“动冕旒”是指其敢于冒犯帝王。这句诗不仅交代了崔舍人的出身和性格,还表明了他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质。

颔联:“五花方判事,万户合封侯。”这两句诗描绘了崔舍人因为敢于直言进谏而被皇上看重的情景。这里的“五花”指的是各种色彩斑斓的事物,暗指朝廷中的各种官员;“判事”则是指处理政务;“万户”则是指封赏有官爵的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崔舍人在朝廷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在处理政务时所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崔舍人在朝廷中的地位之高,权力之大。

颈联:“未换黄金带,俄成白玉楼。”这两句诗进一步描写了崔舍人的官场经历。这里的“未换黄金带”指的是崔舍人所佩戴的用金线串成的绶带,是高官的象征;“俄成白玉楼”则是指他被贬到边远地方后,所居住的地方变成了白玉般的楼宇。这里的“白玉楼”不仅指其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其被贬后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既体现了崔舍人官场上的起伏跌宕,也反映了其命运的变化。

尾联:“匆匆大槐国,起灭等浮沤。”这是全诗的总结部分,也是对整个故事的概括。诗人在结尾处用“大槐国”和“浮沤”这两个意象来描绘崔舍人的官场生涯。其中,“大槐国”指的是长安城,即当时的首都;“浮沤”则是指世事变化无常、如同水上泛起的泡沫一样短暂易逝。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崔舍人的官场生涯之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崔舍人的生平经历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巨大变革和人性的复杂多样性。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政治变革和世态炎凉的深深感叹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