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
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
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
吟行随杖履,踪迹出人间。
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
诗句释义:
侍奉家君,前往洞霄宫。在出天竺山时记下所见所感。
译文:
侍奉家君,前往洞霄宫。在出天竺山时记录所见所感。
- 侍家君:侍奉家君,指侍奉家父或家尊,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 诣(yì)洞霄宫:诣,动词,到;洞霄宫,道教宫观名,位于浙江杭州。
- 道出:经过,通过。
- 天竺山:即“天竺”,佛教语中指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位于今浙江杭州市。
注释:
- 侍家君:侍奉家君,指侍奉家父或家尊。
- 诣:动词,到。
- 洞霄宫:道教宫观名,位于浙江杭州。
- 道出:经过,通过。
- 天竺山:即“天竺”,佛教语中指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随侍家君出访道教圣地天竺山时的所见所感的诗。首句“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点明主题,即侍奉家君游览洞霄宫并记录此行经历。
诗句描绘了从天竺山出发至到达洞霄宫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美景。“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形象地描述了山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松树和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展现了天竺山的美丽景色。“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则进一步描绘了天竺山的神奇景象,岩壁上的紫色雾气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而石上的苔藓点缀其间,为这片古老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两句则展现了天竺山的独特魅力。当溪流尽头时,我们才抵达了这座古老的寺庙。而在云雾缭绕之时,僧侣独自归来的情景又让人不禁想起那悠扬的钟声。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天竺山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吟行随杖履,踪迹出人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边走边吟,随着杖履的痕迹走出了尘世的纷扰,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天竺山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传承以及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