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绿水暂如许。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眉妩。问别来、解相思否。
【注释】
1、惜秋华:惜春华,惜春光。
2、西风:秋风。
3、打秋林枣熟:形容秋天的景色。打秋林,指树木上的叶子落了一层又一层;枣熟,指秋天的枣子成熟了。
4、瓜果夜深:瓜果在夜间成熟。
5、斜河拟看星度:想看看银河是否已经渡过天空。
6、匆匆便倒离尊:急忙地喝完离别宴席的酒。
7、怅遇合:惆怅地遇见离别的机会。云销萍聚:像浮萍一样随水漂流,与云朵一起消散。
8、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9、残蝉韵晚:傍晚时分,树上的蝉叫声。
10、金缕:指织成金线或金色花纹的丝带等,这里指歌妓所戴的头饰,即“金缕冠”。
11、绿水:清澈的水。
12、南墙冷落:北朝诗人高适《别董大》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句。此处用典,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13、杜曲:杜甫曾在成都附近的杜曲(今成都市郫县)居住过,所以称为“杜曲”。
14、紫霄尺五:指距离很近的地方。
15、扁舟夜宿吴江:乘船在夜晚来到苏州的吴江,即吴江。
16、眉妩:指女子眉毛妩媚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秋风阵阵,西风吹拂着树林里的枣树,枣子已熟得快要落地了。夜深时,银河就要渡空而过,此时才想到要和友人分手,不禁感到怅惘。这四句是全诗的起兴,为下文写别筵作铺垫。
“匆匆便倒离尊”,紧承上文,写宴会结束,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该分手了。“怅遇合、云销萍聚”两句,点明送别的原因。“云散萍聚”出自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乃相向为鸳鸯,朝鸣而夕逝。”意思是说夫妻离散就像浮萍随水而去。这里比喻自己和友人虽然同在江湖之上,却如同天上的浮云、水中的浮萍那样难以相聚,只能像鸳鸯那样暂时相聚,却不能长久在一起。
接着写分别时的依恋不舍:“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这里的关键词是“留连”、“残蝉”、“金缕”,它们都暗示着送别之时的凄清和感伤之情。“留连”一词,写出了作者和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怀。“残蝉韵晚”出自《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残蝉”来象征别离时的悲凉气氛。“时歌金缕”,金缕,即金缕衣。这里用典自汉乐府《相逢行》,其中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的句子,后来用来形容美女的服饰。这里指歌妓头上戴的金丝编成的花环。这句表明朋友即将离去,而自己则不能随同前往,因此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忧愁。
作者用“问别来、解相思否”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解相思否”既是一种设问,也是一种反问。因为作者知道这次分别可能是永远也不能再见面了,所以他无法理解朋友是否能够解除对他的思念。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送别场景和情感的描绘,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