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绛都春 · 其六
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注释】:
- 春来雁渚:春天来了,在雁渚。
- 弄艳冶:玩弄艳丽。
- 又入垂杨柳:又进入垂柳。
- 困舞瘦腰:形容女子跳舞的腰肢瘦弱。
- 啼湿宫黄:哭泣到泪水湿润了宫女黄衣。
- 碧沿苍藓云根路:沿着青苔覆盖的石头,走过白云缭绕的路。
- 凌波微步:形容女子走路轻盈,好像踏在水面上一样。
- 小楼重上:再次登上小楼。
- 罗袖:红色的袖子。
- 天寒日暮:天空昏暗,太阳即将落山。
- 招得花奴来尊俎:招来了花奴(即花旦)。
- 东风须惹春云住:春风一定要留住春天的云彩。
- 莫把、飞琼吹去:不要像王母娘娘那样把飞琼吹走。
- 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就让我搬去熏笼,夜里暖和窗户。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所作的《绛都春·其六》。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描绘春景,表达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叹。
“春来雁渚”一句,诗人用“春来”二字开篇,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随着季节的变迁而变化。雁渚是江南的一个地名,此处用来指代春天的到来。诗人在雁渚游玩,欣赏着春天的美丽景色,心情愉悦。
接下来的“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两句,诗人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象。这里的“弄艳冶”形容女子打扮得非常艳丽迷人;而“又入垂杨如许”则描绘了垂杨柳枝婆娑的美景。这两个画面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这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诗人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池塘边跳舞的场景。她的腰身消瘦,仿佛是在忍受着某种痛苦;而她的眼泪却滴落在池塘中,与雨水交融在一起。这两句画面充满了情感色彩,让人感到既美丽又哀伤。
“碧沿苍藓云根路。”这一句,诗人转向了另一个场景。这里描绘了一条青苔覆盖的石头路,道路蜿蜒曲折,仿佛通往云端。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探寻其中的秘密。
“尚追想、凌波微步。”这一句则回到了主题。凌波微步是古代美女步态轻盈如水的意思。在这里,诗人用它来形容女子行走时轻快的样子,仿佛走在云端一般。这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
“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这几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诗人再次登上小楼,希望能有人为他唱歌。而他所唱的歌曲,正是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和往事。这些歌词如同金缕般闪耀着光芒,让人回味无穷。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这几句则是对整个画面的升华。诗人站在烟萝翠竹之间,眺望着天空中的云彩,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渴望有一天能够找到那个让自己心动的人,与他共同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