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回胡舜元赋稿
【注释】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回胡舜元赋稿
【注释】
往往后生诚可畏出自《解汤延祖字》,往往后生诚可畏的作者是:李觏。 往往后生诚可畏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往往后生诚可畏的释义是:往往后生诚可畏:年轻的后来者非常令人敬畏。 往往后生诚可畏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往往后生诚可畏的拼音读音是:wǎng wǎng hòu shēng chéng kě wèi。 往往后生诚可畏是《解汤延祖字》的第20句。 往往后生诚可畏的上半句是
勖哉见善勿迟疑出自《解汤延祖字》,勖哉见善勿迟疑的作者是:李觏。 勖哉见善勿迟疑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勖哉见善勿迟疑的释义是:勉励人们看到好事不要犹豫,要立刻行动。 勖哉见善勿迟疑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勖哉见善勿迟疑的拼音读音是:xù zāi jiàn shàn wù chí yí。 勖哉见善勿迟疑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9句。 勖哉见善勿迟疑的上半句是:口衔日月坐天际
口衔日月坐天际出自《解汤延祖字》,口衔日月坐天际的作者是:李觏。 口衔日月坐天际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口衔日月坐天际的释义是:口含日月坐天际:形容诗人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犹如坐在天边,吞吐日月,气势非凡。 口衔日月坐天际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口衔日月坐天际的拼音读音是:kǒu xián rì yuè zuò tiān jì。 口衔日月坐天际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8句。
周公亦人舜亦人出自《解汤延祖字》,周公亦人舜亦人的作者是:李觏。 周公亦人舜亦人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周公亦人舜亦人的释义是:周公和舜都是人,强调即使是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过是凡人。 周公亦人舜亦人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周公亦人舜亦人的拼音读音是:zhōu gōng yì rén shùn yì rén。 周公亦人舜亦人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7句。
蝇虫岂不披红紫出自《解汤延祖字》,蝇虫岂不披红紫的作者是:李觏。 蝇虫岂不披红紫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蝇虫岂不披红紫的释义是:蚊虫并非不能穿红着紫。 蝇虫岂不披红紫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蝇虫岂不披红紫的拼音读音是:yíng chóng qǐ bù pī hóng zǐ。 蝇虫岂不披红紫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6句。 蝇虫岂不披红紫的上半句是: 不贤而位何能为。
不贤而位何能为出自《解汤延祖字》,不贤而位何能为的作者是:李觏。 不贤而位何能为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贤而位何能为的释义是:不贤而位何能为:指不贤能的人占据高位,无法胜任其职责。 不贤而位何能为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贤而位何能为的拼音读音是:bù xián ér wèi hé néng wèi。 不贤而位何能为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5句。 不贤而位何能为的上半句是
非曰凡人富与贵出自《解汤延祖字》,非曰凡人富与贵的作者是:李觏。 非曰凡人富与贵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非曰凡人富与贵的释义是:非曰凡人富与贵:不是指普通人就能享有富贵。 非曰凡人富与贵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非曰凡人富与贵的拼音读音是:fēi yuē fán rén fù yǔ guì。 非曰凡人富与贵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4句。 非曰凡人富与贵的上半句是:
立身之道将何如出自《解汤延祖字》,立身之道将何如的作者是:李觏。 立身之道将何如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立身之道将何如的释义是:立身之道将何如:指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正确方法和原则应该是什么样的。 立身之道将何如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立身之道将何如的拼音读音是:lì shēn zhī dào jiāng hé rú。 立身之道将何如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3句。
吾以子立为之字出自《解汤延祖字》,吾以子立为之字的作者是:李觏。 吾以子立为之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吾以子立为之字的释义是:“吾以子立为之字”的意思是:我因你而立下名字。 吾以子立为之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吾以子立为之字的拼音读音是:wú yǐ zi lì wèi zhī zì。 吾以子立为之字是《解汤延祖字》的第12句。 吾以子立为之字的上半句是:
其名延祖有意哉出自《解汤延祖字》,其名延祖有意哉的作者是:李觏。 其名延祖有意哉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其名延祖有意哉的释义是:其名延祖有意哉:这里的“其名延祖有意哉”是在赞美“延祖”这个名字的含义美好,有深意。其中,“延祖”意味着希望家族能够延续并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名字背后寄寓的美好愿望的赞叹。 其名延祖有意哉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风格是:诗。
池亭小酌得和字 客人的思绪全都没有附着物,临池一醉高歌。 唤春呈物象,移性入天和。 月影碎荆玉,波纹纬蜀罗。 相看尽仙骨,俗态巳无多。 注释与赏析: 1. 池亭小酌得和字:“池亭小酌”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在池边亭中,诗人享受着小酌的乐趣。“得和字”意味着在这次小酌中,诗人找到了某种和谐与平衡,或许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2. 客思都无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注释】 鉴湖:位于浙江绍兴,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铸成大镜。泛:游览。明月到樽前:指月亮在舟中升起。拿舟:乘船,泛舟。古岸:指鉴湖的湖边。乱山:形容湖边群山。斜入雾:山影倒映在湖中,被云雾遮掩。远水:远处的水天相接,如瀑布一般。龙戏:指龙在水中游动。李郭:李白、杜甫(唐代两位著名诗人)。嗤:讥笑,嘲笑。此外:指除了李白、杜甫以外。仙:指神仙。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
秋热: 江湖限制南边,秋天到来却很少。 节令变化空看历法,人们闲散未及穿衣。 齐纨正得意,厦燕勿言归。 只有松筠径,风高暑气微。 注释: 1. 江湖:泛指江南一带水乡。 2. 南鄙:南方边境。 3. 秋令:秋令,这里指秋天的气候特征。 4. 节换:季节变换。 5. 人闲:人闲暇时。 6. 齐纨:一种质地细薄、洁白如玉的丝织品。 7. 厦燕:燕子,这里指夏天的燕子。 8. 松筠径
回黄通诗篇 李覯笔下古韵长 1. 诗篇原文 老杜消失很久矣,嗟叹吾子心常在。时人任辱骂,独自革浮淫。美玉宁要琢磨,朱弦岂在音。钟期如不见,慎勿等闲吟。 2. 译文注释 - 老杜: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嗟哉吾子心:感叹你的内心。 - 时人:当时的人们。 - 任:任凭。 - 独自:独自面对。 - 美玉宁要琢磨:美玉不须雕琢,自有其价值。 - 朱弦岂在音:指琴声本就应和,无需刻意调音。
【注释】 ①地欲赤:指天气炎热。 ②河朔:黄河以北地区,泛指南北边疆地区。 ③戎狄(rónɡ dí):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统称。 ④山川险:指地理环境恶劣。 ⑤长缨(yīnɡ):长而坚韧的丝绳,用以系马尾,象征可以拉回敌人。 【赏析】 《送路拯北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当时作者在长安,路拯自洛阳出发去北方边区。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关切
【注释】 太平:指国家安定。无武备:没有军事准备。武备,指军队。一动未能安:一有战事便不能安定。 庙算:指军政大事的谋划。胜:胜利。人生到处难:到处都不容易。役频农力耗:徭役频繁,农民的体力都被消耗了。赋重女工寒:赋税繁重,女工受冻。旴江:地名,今江西赣江上游。守:官名。怜民不爱官:怜惜百姓而不爱自己的官位。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守旴江的小官,面对战争和苛捐杂税之苦,他只能“怜民不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