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看流萍,谁原造化情。
可怜无用物,偏解及时生。
泥滓根萌浅,风波性质轻。
晚来堆岸曲,犹得护蛙鸣。

【注释】

1.萍:浮萍。2.流萍: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这里指漂浮的水草。3.谁原造化情:是谁创造了造化的真情。4.泥滓根萌浅:浮萍生长于泥泞之中,根基浅小。5.风波性质轻:浮萍随风摇曳,其质轻盈。6.晚来堆岸曲:傍晚时分,浮萍堆积于水边,形成弯曲的样子。7.护蛙鸣:浮萍为蛙类提供栖息之地,故可保护蛙类鸣叫。

译文:

整天看着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是谁创造出了这自然万物的真情?

可怜这些无用之物,偏偏能够顺应时机而生存。

它们生长在泥泞中,根基浅小,却能随风摇曳,质地轻盈。

黄昏时分,它们堆积在水岸边,弯曲的形状如同大自然的画笔。

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蛙类的家园,为蛙类提供了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观察浮萍的生长、变化和作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首句“尽日看流萍,谁原造化情”,诗人整日在观察漂浮在水中的浮萍,思考着造化之神奇。浮萍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观察浮萍的生长过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这种观察和思考,使得诗人对自然规律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第二句“可怜无用物,偏解及时生”则转向了浮萍的特性。诗人认为浮萍虽然无用,但却能在适当的时候生长繁衍,体现了生命的顽强和适应性。这种特性让诗人感到可惜,同时也引发了深思。浮萍的存在,似乎与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形成了共鸣。

接下来的句子“泥滓根萌浅,风波性质轻”进一步描绘了浮萍的特性。浮萍生长于泥泞之中,根基浅小,但却能随风摇曳,质地轻盈。这种特质让诗人想起了其他事物,比如飘动的柳絮、轻盈的蝴蝶等,都是具有轻盈特质的事物。诗人通过对这一特性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仿佛在赞美生命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尾句“晚来堆岸曲,犹得护蛙鸣”则是对浮萍作用的总结。随着夕阳西下,浮萍开始堆积在水岸边,形成了一条弯曲的形状。这些浮萍成为了蛙类栖息和繁殖的地方,为它们提供了保护。诗人通过观察这一场景,感受到了浮萍对于生物的重要性。同时,这也体现了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首诗以浮萍为载体,通过对它生长、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生命的神奇和美丽。诗中的浮萍成为了自然与生命之间的桥梁,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