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
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雕,茫茫神先疲。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
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

《答吴与几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诗共两首,第一首为第一首,第二首为第二首。

注释:

  1. 人心如惊飙:比喻人的心情像惊飞的暴风一样,变化迅速而难以捉摸。
  2. 飘忽无定时:形容心情不稳定,没有规律可循。
  3. 默与身为雠:指心中充满了敌意和怨恨。
  4. 昼夜万里驰:形容心情紧张、焦虑,如同日夜奔驰于万里之外。
  5. 兀兀形未雕:形容人的身体虽然疲惫不堪,但精神上却毫无修饰或改变。
  6. 茫茫神先疲: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非常疲惫,如同在无边无际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
  7. 所丧甚丘山:表示损失很大,如同山崩地裂。
  8. 所得微稗稊:形容获得的东西微不足道,如同稗草和野草一样。
  9. 日月不相饶:意指时间不等人,不可再等待。
  10. 矧可自伤夷:表示已经受到伤害的人,更不应该自暴自弃。
  11. 志憯剧镘锄:形容意志坚定,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具。
  12. 欲问孰能知:想要询问谁能理解自己的心意和处境。
  13. 种苗须善本:种植作物需要良好的种子,比喻基础的重要性。
  14. 本善苗必滋:指只有良好的起点,才能使事情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15. 养生须养心: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心灵的平和和宁静。
  16. 心怡气不衰:指内心平静的人,其精神面貌自然健康且持久。
  17. 学问自可求:学问是可以追求和学习的,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获得知识。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他通过对比“人心如惊飙”和“默与身为雠”来表达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一方面,他感到自己的内心如同疾风一般,无法稳定和控制;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一种坚强的意志,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具,准备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和反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