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弗绩鲧当殛,逃入羽渊为黄能。
韩山东北有荒庙,豕象冕服吁怪哉。
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
秦汉以来不读礼,祝尸鼎俎如优俳。
魂魄久与魑魅杂,野妖阴怪凭草莱。
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偕。
后王书称嗣天子,永为万世严祠斋。
为崇王像备冠舄,寝庑敞侈完倾摧。
明饬有司正祀典,春秋致祭吾自来。
【注释】
鲧(gǔn)庙:祭祀大禹之父鲧的庙宇。
弗绩(fú jì):没有功绩。绩,成就功业。
殛(jí):诛杀。
逃入羽渊:指鲧死后,葬身于羽渊。
黄能:黄帝的儿子,名叫黄精。
韩山:地名,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
豕象冕服:猪头形状像帝王的礼服,指祭祀用的牲礼。
吁怪哉:叹为奇怪。
乡社养牲:乡里祭祀时,饲养牲口。
禁畜豕:禁止养猪。
恐触神怒:害怕得罪神灵。风雷灾:指天降祸患。
秦汉以来:指秦灭六国后,汉承秦制。
祝尸:古代的一种礼法,以人作祭品献给神灵。鼎俎(zǔ):烹煮祭品的器具。
优俳(pái):滑稽戏。
魂魄久与魑魅杂:指鬼神附体,魂灵常常与鬼魅在一起。
野妖阴怪:指山林中的怪异之物。
谽豁(là kě):险要。凿断:打通。龙门:指黄河三峡之一,即瞿塘峡。
昆仑长河:指黄河的源头。走出海:流出渤海。
神禹:大禹。功大不可偕:大禹治水功劳很大,难以比拟。偕,同辈、同等。
嗣天子:继承天子地位的人。
严祠斋:庄严的祠堂或斋宫。
为崇王像:供奉大禹像。
冠舄(xí):帽子和鞋。
寝庑(wǔ)敞侈完倾摧:寝堂宽敞而高大,倒塌倾毁。敞侈,宽广高敞的样子。
明饬有司:使管理祭祀的官吏明正典章。
春秋致祭:一年四季进行祭祀。吾自来:我从来如此。
【赏析】
《鲧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鲧庙的情况。全诗前四句写鲧庙的来历,后四句写庙中的情况。诗中对鲧的功过进行了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韩山东北之鲧庙时的即兴之作,通过对古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全诗风格庄重、肃穆,语言简练、有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主题——治水无功的鲧庙。这一开头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历史深处,让人们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鲧庙的建筑情况,通过对建筑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历史的尊重之心。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建筑上,也体现在对神灵的祈求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庙宇却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沦为废墟。这种现象引起了作者深深的忧虑,他希望后人能够重视历史,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诗中出现了“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的句子,提醒人们在祭祀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因祭祀活动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诗中还通过“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等句子,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考空间。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尽管过去的统治者已经不在,但后人仍然应该铭记历史教训,不断前行。同时,他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英雄人物出现,带领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是这首诗所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