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霜山中二虎,后世儿孙无数。
堂堂大为古佛,一身普照寰宇。
别出寿宁一枝,又作慈云法雨。
他时侍立坐边,往往呵佛骂祖。
【注释】
石霜:指佛教禅宗临济宗创始人慧能大师。二虎:指石霜的两位弟子,即“一虎”云岩寺的文偃和“一虎”大愚(法通)。普照寰宇:普照一切众生。慈云法雨:佛祖慈悲之德像雨露一样滋润万物。他时:指未来。侍立:侍奉、侍候。坐边:坐在旁边。
【译文】
石霜山上有两只老虎,他的子孙无数。
他是堂堂正正的大菩萨,普照天下。
他另有一支寿宁法脉,又作慈云法雨。
将来有一天,他侍候在佛祖的身边,常常呵佛骂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慧能的诗。慧能俗姓卢氏,生于公元638年,唐代僧人。他出生于岭南韶州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市)一个官宦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少年时期就以文章著称于世。公元642年,唐高宗李治下诏令各地选拔有才能的人才入京做官,慧能在家乡韶州应试中第,被派为新丰县尉。不久后,因触犯上司,被贬为洪州(今江西南昌)的一名参军。公元651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开始掌权,慧能也因得罪了武则天而被贬为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的一名普通和尚。后来,慧能从韶州出发前往北方,经过韶州附近的石霜山,住进寺院,在这里遇见了禅宗五祖弘忍。弘忍见到慧能就问他:“你的本性是什么?”慧能回答道:“我的本性就是本来面目。”弘忍听后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个奇才!”于是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并让他成为自己的弟子。慧能回到南方后便创立了禅宗,被称为六祖,而他本人则称为七祖。
这首诗就是写六祖弘忍。诗的开头两句说:“石霜山中二虎,后世儿孙无数。”这是说,石霜山上有两只老虎,它们的儿子孙子一代代地繁衍下去,数量越来越多。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夸耀石霜山的繁荣昌盛,实际上是暗指弘忍的弟子众多,遍布世界各地。接下来四句说:“堂堂大为古佛,一身普照寰宇。”“堂堂大”,形容弘忍威仪庄严、相貌端庄;“古佛”是佛教对佛的一种尊称;“一身普照寰宇”是形容弘忍的智慧和慈悲能够照耀整个宇宙。最后两句是说:“别出寿宁一枝,又作慈云法雨。”“别出”是特别的意思;“寿宁”是弘忍的法号;“慈云”是指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法雨”是佛教用语,指佛法的滋润。意思是说,弘忍不仅自己修行得道,还能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弟子来弘扬佛法;他自己就像一座高山矗立于世外,而他的教诲却如春雨般滋润着大地上的生灵。
整首诗赞美了弘忍的功德和成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佛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