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篮舆山水中,每逢佳处慰飘蓬。
拂云古木阴阴日,夹岸修篁细细风。
远岫长溪千里碧,断霞残照半天红。
殊方景物随时好,却恨登临无与同。

【译文】

整天在篮车里山水之间游,每到美景处就心旷神怡。

古木遮阴下云影悠悠,岸边修竹轻摇风细细。

远山长溪碧波千里,残阳余晖映天半边红。

异地风景随季节变换,遗憾自己登高望远无同。

【注释】

杂兴:即乐府诗体的一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名称。本篇为第三首。尽日篮舆山水中:篮舆,用竹篾编成的小车。尽日,终日。

飘蓬:随风漂泊不定。

拂云古木阴阴日:拂云,指云雾缭绕。古木,指高大树木。阴阴,指树荫遮蔽的样子。

夹岸修篁细细风:夹岸,两岸。修篁,修长的竹子。细细风,轻轻吹动竹林的声音。

远岫:远处的山峰,也指群山。

长溪:绵延的溪流。

断霞:残阳。

殊方景物随时好:殊方,不同的地方。景物,自然景象。随季变化,时好时坏。

却恨登临无与同:却恨,遗憾。登临,登山俯瞰。无与同,没有人能够与我一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赏析:

本诗是《杂兴三首》的第二首。全篇写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山川美景的喜爱及对异乡风光的眷恋之情。

首联“尽日篮舆山水中,每逢佳处慰飘蓬。”描写了作者在篮舆之中游历山川,每遇胜景便心旷神怡。篮舆,是用竹篾编制的小船,用以载物或载人。这里泛指游览用的交通工具。飘蓬,随风飘荡不定。这句意思是说,整天在篮舆之中游走于山河之间,每当遇到美景之处就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这里的“佳处”指的是美好的风景和地方。

颔联“拂云古木阴阴日,夹岸修篁细细风。”写古木参天,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斑驳陆离;岸边生长着修长的竹子,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这里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画面:古树参天蔽日,阳光穿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岸边的竹子修长挺拔,细长的竹叶随风摇曳,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

颈联“远岫长溪千里碧,断霞残照半天红。”进一步描写了远处的山峰和溪流以及落日余晖的美丽景色。远山连绵不绝,溪水流淌千里,天空中的云彩呈现出一片翠绿色彩;夕阳西下,余晖洒向天际,将半边天空染成一片红色。这里的“长溪”指的是一条长长的小河,而“断霞”则是指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天空中出现了一些被太阳照射得通红的云彩。

尾联“殊方景物随时好,却恨登临无与同。”表达了作者对异乡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己不能与当地人共同欣赏这些美景的遗憾。这里的“殊方”指的是不同的地方。景物,自然景物。随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异地的景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但每次看到这些美景都会让人感到高兴;然而遗憾的是自己不能像当地人那样登高远眺,欣赏到这些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和对异乡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能与当地人共同欣赏这些美景的感慨。同时,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