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祓禊集簪裾,锡燕昆明咏乐胥。
宝马骁腾随鼓吹,彩舟曼衍戏龙鱼。
闽山放逐家何在,帝里风光乐自如。
嘉节只添迁客恨,宽恩何日赋归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即可。
上巳日:三月初三。上巳日,古人以这天洗濯沐浴,去灾辟邪。
暮春祓禊集簪裾:暮春时节,人们聚集在水边洗沐,以示除恶求吉。
锡燕昆明咏乐胥:燕子衔来春信,昆明湖上奏起乐曲。
宝马骁腾随鼓吹,彩舟曼衍戏龙鱼:骏马疾驰,随着军乐的节拍奔驰;彩船在水中曼舞、嬉戏。
闽山放逐家何在,帝里风光乐自如:诗人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家人不知去向,不禁悲从中来;然而眼前是繁华热闹的京城,令人心旷神怡。
嘉节只添迁客恨,宽恩何日赋归欤:美好的节日只是给那些流落他乡的游子带来更多的思乡之苦,何时才能得到朝廷的赦免和恩惠,回到家乡呢?抒发了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朝廷的期盼之情。
【答案】
上巳
暮春时节,人们聚集在水边洗沐,以示除恶求吉。
锡燕昆明
昆明湖上奏起乐曲。
宝马骁腾
骏马疾驰,随着军乐的节拍奔驰。
彩舟曼衍
彩船在水中曼舞、嬉戏。
闽山放逐
诗人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家人不知去向,不禁悲从中来。
帝里风光
眼前的是繁华热闹的京城,令人心旷神怡。
嘉节
美好的节日只是给那些流落他乡的游子带来更多的思乡之苦。
宽恩
何时才能得到朝廷的赦免和恩惠,回到家乡呢?
赏析:
全诗前四句写三月上巳日的盛况,后四句写自己因战乱而流落到外省,思乡情切。
第一句,点明时令为三月上旬,正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时候。“暮春祓禊”,说明此时人们正在举行一种祭祀的仪式,用以祈求消灾祛邪。“集簪裾”三字表明人们身着华贵衣裳,欢聚一堂。“锡燕昆明”两句描绘了当时热闹非凡的场景。“锡”意为“赐”。燕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昆明湖即今昆明池,位于今北京西郊。据《晋书·礼志》载:“周武王克殷,使太史占候,太史策云:‘有五色气见于轸宿,赤气为中常,青气为东方,白气为西方,黑气为北方,黄气为中央。’武王于是东伐纣。”这里用“锡燕昆明”暗示着周武王东征之事。
第二句承接上文“锡燕昆明”,指出人们正在欣赏昆明湖畔传来的乐曲。“骁腾”“曼衍”分别指骏马疾驰和船只曼舞。“随鼓吹”则形容鼓声震天,人如飞奔。这些词语都渲染出一种欢快的气氛。“彩舟曼衍戏龙鱼”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昆明湖上人们畅游的情景。“龙鱼”指的是昆明湖里的鲤鱼,传说中能呼风唤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
第三句转而描写流落在外的游子们。他们远离故乡,身处异乡,心中难免产生思乡之情。“闽山”指的是福建省的山脉,而“家何在”则表达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他们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
第四句“帝里风光乐自如”则是对整个京城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