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道远不相携,锦字还嗟雁到迟。
玉臂云鬟同夜月,绣屏金鸭独香帷。
诸儿应解勤修习,稚女遥怜弄喔咿。
何日得归同隐志,孟光举案定齐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从整体上把握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着注解和提示将具体诗句分解成词语,分解成一个一个意思或意象,并理解每个词、每句话在诗中的作用及所表达的情感。

“寄内”一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闺怨诗。诗中通过写思妇对远征的丈夫思念之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语言清丽,情感真挚,耐人回味。

首句“南迁道远不相携”,起笔突兀,但语意双关。“相携”即相伴、同行,“不相携”则表明了丈夫已经离乡赴任。这里用典自《诗经·卫风·伯兮》:“胡为乎泥涂之中?可以濯我缨。”意思是说:为什么滞留在泥泞的泥潭里呢?可以洗我的帽缨。“泥涂”指泥泞的道路,暗喻仕途的艰难险阻。“南迁”即南行,暗示了丈夫要出使岭南(唐时称广东、广西一带为岭南)。“道远不相携”既交代了丈夫的出使任务,又表现了他的处境艰难,同时暗示自己由于身染疾病不能随同丈夫南去,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依依难舍之情。

第二句“锦字还嗟雁到迟”,承接上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锦字”是书信的代称。“嗟”是叹词。“雁到迟”是说大雁飞得太慢了。这两句是说自己因身体不好而不能随丈夫同行,因此十分惆怅,只能盼望大雁能快点飞回。“锦字”“雁到迟”都暗合了题中的“寄内”。“锦字”是书信的代名词。“雁到迟”暗含着妻子不能与丈夫同行,只能盼望大雁能够快些返回。

第三句“玉臂云鬟同夜月”,“玉臂”是指美丽的手臂;“云鬟”是指如云般的发髻。这两句是说妻子与丈夫一起欣赏着美丽的月光。“同夜月”,点出了时间是夜晚。这两句是说妻子与丈夫一起欣赏着美丽的月光,相互倾诉着离别的相思之苦。这两句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别后,仍然像新婚时一样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四句“绣屏金鸭独香帷”,承接上句,进一步写夫妻二人在一起的生活情景。“绣屏”是指华丽的屏风。“金鸭”是指金色的鸭子状饰物。这两句是说妻子一个人独自在华美的绣帐里安睡,而丈夫却在外面独自守着金鸭。“独香帷”点出这是丈夫独自守候着妻子的地方。这两句是写夫妻分别后的孤寂情景。这两句是说妻子一个人独自在华丽的绣帐里安睡,而丈夫却在外面独自守候着妻子。这两句是写夫妻分别以后的孤独情景。

第五句“诸儿应解勤修习”,承接上句,进一步写自己的子女。“诸儿”指的是自己的子女们。“应解”就是应该能够懂得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儿子们一定能够明白自己的苦衷,努力刻苦学习。

第六句“稚女遥怜弄喔咿”,“稚女”指年幼的女儿,“弄喔咿”是说小女儿正在学着咿呀的声音唱歌。这两句是说妻子的小女儿正在学着咿呀的声音唱歌。

末句“何日得归同隐志”,承接前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愿望。“何日”是什么时候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自己希望早日回到妻子身边,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抒写了她对丈夫远赴岭南的无限思念。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结构紧凑严谨,层次井然分明,感情深沉细腻,风格委婉含蓄,充分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一贯特点:构思巧妙,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