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投书吊汨罗,西风袅袅水增波。
江分梦泽於菟远,地近芳洲杜若多。
野鸟终年从萃止,木奴千树正婆娑。
卜居更作终焉计,华发萧萧奈老何。

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更欲投书吊汨罗,西风袅袅水增波。
江分梦泽於菟远,地近芳洲杜若多。
野鸟终年从萃止,木奴千树正婆娑。
卜居更作终焉计,华发萧萧奈老何。

【注释】

  1. 投书:指投笔从戎,投身军队。
  2. 汨罗:即汨罗江,流经湖南省长沙市,因屈原投江自尽而得名。
  3. 水增波:水波荡漾。
  4. 於菟:一种野兽名。《汉书·地理志》载:“江夏、安陆有於菟,善为兽。”
  5. 芳洲:即芳草洲,地名。杜若是一种香草。
  6. 萃止:聚集停留。
  7. 木奴:木棉,又称攀枝花,是一种植物。
  8. 终焉计:最终的打算。
  9. 华发:指头发白了。萧萧:形容白发众多,也形容衰老的样子。奈老何:无可奈何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途中所见所感的作品。

首句“更欲投书吊汨罗”,表达了诗人想要投笔为兵,去战场为国家效力的意愿。汨罗江,是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次句“西风袅袅水增波”,描述了西风吹拂着江面,使得波浪更加汹涌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接下来的两句“江分梦泽於菟远,地近芳洲杜若多”,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梦泽和芳洲都是湖南境内的地名,於菟和杜若则分别指的是当地的野兽和植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野鸟终年从萃止,木奴千树正婆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野鸟们聚集在一个地方,树木摇曳生姿,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聚”、“止”、“婆娑”都是形容词,分别用来描述鸟儿的聚集情况和树木的姿态。

最后一句“卜居更作终焉计,华发萧萧奈老何”,则是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感慨。他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住处,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白发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他越来越老了,这种无奈的心情让人感慨万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