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束沧江暮霭昏,孤猿吟啸不堪闻。
寥寥夜阒波沉月,漠漠晓晴山出云。
钓艇得鱼犹拨刺,纶巾漉酒任酣醺。
年来与物忘机甚,自觉沙鸥不乱群。

【注释】

沧江:指长江。孤猿:指一只猿。吟啸,猿声。不堪闻:听不惯,受不了。寥(liào)廖:寂寞的样子。阒(jù):静悄悄,没有声响。漠漠:模糊貌。纶巾漉酒:指垂钓时把鱼竿上的丝绳缠上湿漉漉的酒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峡中夜行所见。诗以“暮霭昏”、“波沉月”起笔,写出了夜晚江行的幽冷景色。接着写清晨山出云,渔人得鱼而忘机(意谓忘却世间一切名利与是非),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译文:
峡束沧江暮霭昏黄,孤猿在峡谷中发出凄厉的啼叫。
寂静的夜里只有水波拍打着江岸的声音,月亮被淹没在水中。
早晨雾气渐渐散去,山峰露出一片青葱的颜色,仿佛云雾中的云彩一样。
钓鱼时用细绳缠住湿润的酒袋,任由它随着鱼儿一起入网。
我与世隔绝已久,已经忘记世间的一切。
我自觉地与沙鸥为伍,它们也不会乱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当时作者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罪人等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