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味芬芳压众包,谁将橘颂入离骚。
非缘人力栽培至,自是天资品格高。
璀璨万星真伟观,崩腾百马亦良劳。
南来坐享吾何幸,更把苏禅与醉逃。
色味芬芳压众包,谁将橘颂入离骚。
非缘人力栽培至,自是天资品格高。
璀璨万星真伟观,崩腾百马亦良劳。
南来坐享吾何幸,更把苏禅与醉逃。
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荔枝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品味生活之美的愿望。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宋代文人雅集的社交文化氛围,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诗句解读:
- “色味芬芳压众包”:描述了荔枝的色泽和味道都极其出众,如同所有其他水果难以比拟。
- “谁将橘颂入离骚”:暗指诗人将《橘颂》引入《离骚》,展现了他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创新。
- “非缘人力栽培至”:指出荔枝的生长并非依赖人的力量,而是自然之力的结果。
- “自是天资品格高”:强调荔枝的自然品质和独特性,是天赐之物。
译文:
荔枝的颜色和香味无与伦比,就像橘子的颂歌被融入屈原的离骚一样。这不是因为人工培育的结果,而是因为它天生就拥有如此高的品质和价值。赏析:
这首诗不仅是对荔枝美丽外表的赞美,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肯定。诗人通过对荔枝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愉悦。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正是宋代文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同时,诗中的“非缘人力栽培至”,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恩赐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次韵刘倅寄荔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荔枝的优美诗歌,更是一篇蕴含着丰富哲理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