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仙家长自春,隐沦何必为逃秦。
只应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
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嶙峋。
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
次初访许子大龙图于东山大乘寺留饮观荔支
物外仙家长自春,隐沦何必为逃秦。
只应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
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嶙峋。
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
注释:
次初:第二次访问。许子:指许仲谋,字大龙图,北宋诗人。公元1045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后调入枢密院任编修官,因直言敢谏得罪权贵,贬监信州酒税。公元1049年(熙宁二年)被贬谪到惠州,死于贬所。
物外:指世外。
长自春:从春天开始。
隐沦:隐居。
逃秦:指逃避秦国追捕的典故。
榴:石榴。
种树人:比喻种植树木的人。
丹荔枝:用朱砂染红的荔枝。
星灿烂:形容光彩闪耀。
云峰:指山峰。
玉嶙峋:指山峰峻峭。
主公: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或上司许仲谋。
非无意:不是没有意思。
端:仅仅,只是。多世尘:经历太多的世俗之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82年(神宗元丰五年)第二次访问朋友许仲谋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前三句描写了许仲谋在大乘寺留下的美景和与他的友谊;后五句则是对他的赞美和祝福。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