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府繁雄冠列城,恩颁符节付名卿。
貔貅战罢烽烟息,豺虎销除氛祲清。
齐阁已闻铃索静,提封更绝羽书惊。
止戈当自瓯闽始,愿挽天河洗甲兵。
【诗句注释】
止戈堂:作者所筑的堂名,取意于”止戈为武”。
会府:指朝廷。
繁雄:繁荣昌盛。
冠列城:形容京城繁华,如同众星拱月一样。
恩颁符节付名卿:皇帝赐予符节和印章,交给有才能的官员。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比喻军队。
战罢烽烟息:战争结束,烽火熄灭。
豺虎销除氛祲清:比喻邪恶势力被清除,社会安定。
齐阁已闻铃索静:指皇宫内已经恢复了平静。
提封:指国土。
羽书惊:紧急文书惊动了人们。
瓯闽:古地名,今福建一带。
愿挽天河洗甲兵:意为希望用天河之水清洗士兵的铠甲。
【译文】
京城繁华昌盛如同众星拱月,皇帝赐予符节和印章,交给有才能的官员。
战争结束,烽火熄灭,邪恶势力被清除,社会安定。
皇宫内已经恢复了平静,国土安宁,紧急文书也惊动不了。
从瓯闽开始,停止战争,用银河之水清洗士兵的铠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建安五年(1120年)所作,当时作者正在建安郡,他看到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会府繁雄冠列城”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如同众星拱月般灿烂夺目。这里的“会府”指的是朝廷,而“繁雄”则形容其繁荣昌盛的程度。接着两句通过“恩颁符节付名卿”和“貔貅战罢烽烟息”,表现了朝廷对有功之人的奖赏和对战争的胜利。这两句既体现了朝廷的恩威,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安乐的祝愿。
作者转向了个人情感。他写道“齐阁已闻铃索静,提封更绝羽书惊”,意味着皇宫内已经恢复了平静,国土安宁,紧急文书也不惊扰人们。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赞美,也寄托了他的个人情感。
最后两句“止戈当自瓯闽始,愿挽天河洗甲兵”则是作者的愿景。他认为要实现和平,首先应该从瓯闽地区开始,用银河之水清洗士兵的铠甲。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这首诗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朝廷的繁荣与稳定,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愿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