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三月春暮时,通津两岸杨花飞。
送君结束适南楚,使我叹息生长悲。
男儿功名致须早,夫子声誉久已驰。
文章黼黻虽自许,时运龃龉将安施。
霜蹄暂蹶未为失,云翮高举终非迟。
人生且求适意处,天命会有不否期。
潇湘千里渺烟浪,浮家早逐秋鸿归。
娥英事实素难考,来时为读黄陵碑。
【注释】
①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送我的弟弟去衡州(今湖南衡阳)参加科举考试。下第,未中。衡湘,指衡州,即今天的湖南衡阳。
②都城:这里指京城长安。
③通津:渡口。两岸:指渡口两侧。杨花飞:杨花飘飞的景象。
④结束:离别。适:到,去。南楚:指南方的楚国。
⑤叹息生长悲: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
⑥男儿功名致须早,夫子声誉久已驰:男子汉应当有远大的志向,要及早实现自己的抱负;老师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
⑦文章黼黻虽自许,时运龃龉将安施:虽然我有高超的文采,但命运不济,无法施展。黼黻,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比喻文章。
⑧霜蹄暂蹶未为失:像马的霜蹄一样,暂时受挫也不可怕,终将振翅高飞。蹶,跌倒。
⑨云翮:鸟的翅膀,比喻人才能。高举,高飞。
⑩适意处:适合自己的地方,指仕途得意。期,希望。
⑪潇湘:湖南的湘江和洞庭湖一带,泛指湖南地区。渺烟浪:烟雾迷漫。
⑫浮家早逐秋鸿归:趁着秋风,乘着船,早早地回家了。
⑬娥英:娥皇、英布,传说中舜的两个妃子。《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期年,有象为之斗,三岁,有若华,四岁,有童谣。”《史记·封禅书》引《帝王世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二妃从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二妃慕大禹之功,追而封焉。”后因以“娥英”、“英烈”等指代贤臣或名妃。考:考查。黄陵碑:相传是舜南巡至黄陵庙所作的祭歌,其辞曰:“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译文】
京城三月春意盎然,通津两岸的杨柳花絮飘飘洒洒。送你离去结束这南国之行,我心中感慨万千,人生苦短,应尽早奋发。男子汉应有远大的志向,老师的声名早已如日中天。虽有文章才华,但是命途不顺啊!时光蹉跎,前途艰难,终究不会晚!人生当追求适合自己的地方,天命自有安排,不会错。潇湘烟波浩渺无边无际,我们乘船匆匆离去,秋天的大雁也该回到家乡了。娥皇、英布的事难以考证,来时曾读黄陵庙的《祭歌》。